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674章 秘书处的大秘书

第0674章 秘书处的大秘书

    打铁嘛,就要趁热。

    得寸嘛,就得进尺。

    既然四娘都答应自己了,冯某人自然不可能说走就走,得拿话套点近乎。

    不然人家女孩子让你走你就走,走得轻松,回头想要再挨得这么近,那可就难了。

    张星忆推了他几下,没推开,反倒是被他挤到里头,最后两人不得不紧挨在一起。

    “不要脸!”

    张星忆咬着牙骂了一句。

    冯永嘻嘻一笑,就当作没听到,甚至还找了一个借口,“靠得近些,能听得清楚一些。”

    “呸!”

    张星忆啐了他一口。

    只是她口嫌体正直,看着挣脱不开,只好调整了一下身子,靠到他怀里。

    两人温存了好一会,张星忆这才说道:

    “孙权迁都建业,我猜测他应该是想专注于东面,欲攻伐江淮一带。”

    冯永一怔,脱口而出地说道,“合肥战神孙十万?”

    “什么?”

    张星忆没听清楚,或者说是没听明白。

    冯永咳了一声,“没什么,我的意思是,难道他又想去打合肥?”

    “合肥处于江淮之间,魏国得之,则随时可顺水而下,吴国得之,则可屯重兵以守国门。”

    “且施水自北而来,经合肥入巢湖水,再由濡须水注入江水,而施水北面又有淝水通淮水。”

    “吴国的舟师乃是长项,若得合肥为枢纽,再稍以人力疏通施水与淝水,则可用舟船由江水直入淮水。”

    “若吴国不得合肥,则须在濡须水口驻重兵,故孙权专注于东面,打合肥那是必然。”

    听到张星忆的话,冯永倒是有些意外,他也就是随意找了个借口,没想到张星忆看起来却当真是想过这个问题。

    “孙权之欲于合肥,路人皆知,连我们都知道,魏国又岂能不知?只怕他未必能如愿。”

    冯永说道。

    张星忆嗤笑一声,“孙权岂会连这点都不自知?”

    “故他迁都建业,一是为了图北上方便,自然还有第二个原因。”

    “什么原因?”

    冯永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孙权迁都建业的第二个理由。

    “世人多有传言,建业有帝王之气。”

    张星忆悠悠地说了一句。

    冯永恍然。

    建业的上一个名字叫秣陵,乃是始皇帝所置,两汉承名。

    诸葛老妖当年出使东吴,曾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刘备后面去拜访孙权,也曾劝说孙权定都于此。

    吴之名臣张纮更是明确提出,此地有天子气,力劝孙权治都秣陵。

    所以十八年前秣陵被孙权改成建业,取建功立业之意,其内心所想,昭然若揭。

    而且这期间,他也曾数次治于建业,只是因为东吴局势未稳,又不得不迁回武昌,以镇东边。

    如今刚一称帝,便立刻正式定都建业,总算是遂愿了。

    古人笃信这个,冯永却是敬而远之。

    不过提起建业的帝王之气,他却是想起后世的一些民间传说。

    只听得他失笑道,“听闻当年始皇帝最后一次东巡,曾至金陵,听从身边跟随的方士提起,金陵有天子气。”

    “于是始皇帝便令人凿山贯水,以泄金陵王气,又以秣代金,以示贬低之意。”

    金者,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既韧且固。

    秣者,食末,牲畜之食。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孙权建都于此,虽有善始,但只怕基业不能长久。”

    本以为是开玩笑的话,哪知张星忆却是一个激灵,霍然而起,差点碰到冯永的下巴。

    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冯永,“你是从何处听来这个传闻?”

    看到张星忆严肃的神情,冯永心里咯噔一下。

    “师门里的杂书多有记之,我无聊时曾翻过。”

    张星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此等秘闻,非帝王之学无以载之。在阿郎师门里,竟是杂书?”

    “我师门比较喜欢逆天改命,所以对这一套弃而不用。”

    冯永咳了一声,装作不在意地说道。

    张星忆左看看,右看看,看到此人神情自然,不似在说谎。

    冯永还以为她要问什么关于帝王之学的事情,哪知她却是忽然问了一句:

    “所以那首《长干行》,是因为你当真去过建业,对也不对?”

    越国灭吴后,范蠡曾在长干里筑越城,故长干里乃是建业的别称。

    冯永脸色一僵。

    “《长干行》所写的,是不是你与师姊师妹们的关系?”

    张星忆哼声问道。

    你这脑回路不对啊!

    帝王之气,天子之气呢?

    难道还没师姊师妹们重要?

    “我哪有什么师姊师妹?”

    冯永一口回绝。

    张星忆狐疑地看着他,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

    定都建业,基业不长久的说法,冯永只是为了找个话题,随口那么一说,但张星忆却是想起了一事。

    她突然问道,“建业不宜定都之事,阿郎师门里的书里,有没有提起基业是如何不长久的?”

    “这……”

    冯永本想说“这如何能知”,但想了想后世定都金陵的朝代,大多都是因为自己人搞自己人,这才衰落了下去。

    于是便嘴贱地说了一句:“江东有大江之险,外敌欲渡江,难之又难。故若不能长久,十有**便是因为内乱吧。”

    张星忆目光灼灼,低声道,“阿郎觉得,如今东吴有无内乱之忧?”

    “没有吧?东吴贤才尚多,将相辑穆,且如今孙权称帝,大赏群臣,上下得志,君臣齐心,何来内忧?”

    冯永想了想,他记得孙权晚年因为继承人的问题,逼死了陆逊,又亲手埋下了东吴内乱的引子。

    但具体时间却是记得不太清楚,毕竟孙十万实在是太能苟了,而且三国后期,基本看的都是魏国与大汉。

    现在孙权才刚刚称帝,应该没那么快就昏庸吧?

    张星忆却是不同意冯永的说法,她继续低声说道,“阿郎,储君也是君啊!”

    冯永一怔,“什么意思?”

    “如今孙权迁都建业,又令吴国太子孙登留守武昌,且有吴国上大将军陆逊辅之,统荆州与豫章二郡。”

    张星忆的声音越发地幽幽,“此与分国二治有何区别?听说,孙权还曾刻有自己的玉玺,放于陆逊处。”

    冯永与张星忆对视。

    两人各自看到对方眼中的某种闪烁。

    “大汉与东吴的盟书墨迹还没干呢……”

    张星忆却是说了一句,似乎是在提醒冯永,也在提醒自己。

    冯永冷笑一声,“国与国之间,哪来的什么永远盟友?有的,只不过是永远的利益罢了。”

    “想当初,孙权不也一样背盟偷袭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