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和李白是同学 > 第328章 安庆绪之死

第328章 安庆绪之死

   那就是收罗百姓。所有衣食无着的百姓都被他们集中起来。安顿在他们占领的城镇里。

    他们似乎永远不缺粮食,被他们安顿的百姓。绝不会再遭受杀戮和冻饿。

    慢慢的,没能逃亡南方的百姓开始往北走。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东征军,到了东征军的地盘我们就能活了。

    高仙芝带着队伍稳扎稳打。占领一处后就一定先把后方安顿好。

    当然,对于敌人他是丝毫不会客气的。

    只是他所谓的敌人,概念很模糊。不管是叛军还是唐军,只要是挡在他前面的,就是敌人。

    他们出了渤海郡以后,舰队便开始往澳洲送人。没办法,澳洲缺人厉害。百姓们过去以后生活会好很多。

    至于大钦茂和大臣们,到了华夏后。王强派人领着他们仔细体验了那边的生活。

    一帮家伙啥都没,急急忙忙便回了渤海郡。陪同的华夏官员还以为他们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却没想到他们是来了华夏以后,再也忍受不了自己那穷山恶水。反正自己做渤海王的理想也破灭了。还不如早点另谋出路。

    他后悔自己没早点来华夏,早点来好歹也能买一些华夏广场的股份。

    不过他现在看上了另一份生意。那就是海上贸易。

    他发现做海上贸易的基本都是外国商人来大唐。而大唐人却没有出去的。

    这当然跟大唐的政策有关。另外也跟大唐的船舶制造业落后也有关系。

    这次在安南港口看见华夏造的渔船之后。他的心便开始膨胀!他觉得,自己若是做这个,肯定要比那些外国商人要做的好。

    于是急急忙忙赶回家,接家属只是顺便。最主要的是把自己财产弄过去。买船没钱不行啊。

    他跟大臣们把这个事一。这帮家伙自然赞成。渤海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

    自然是跟地理位置有关。对于海洋他们是有一定了解的。

    特别是跟倭国联系比较紧密以后。大家发现,在大唐一些很普通的东西就能换来大量的白银。

    关键倭国那地方盛产白银。大钦茂尝到了甜头。但是却有个大麻烦解决不了。

    那就是运输,造不出大船。就算造出来。也根本不起风浪。常常是船毁人亡,得不偿失。

    华夏国的舰队却让他看到了希望。且不论船的大。那顺风逆风一样能航行的的特就给他惊为神器。

    他特意去问了王强,得知这东西商人也能够购买之后。便欣喜若狂。

    他就算不跑别处,只跑倭国很快也可以让他富可敌国啊!

    渤海郡物资缺乏,能交易的东西不多。但是华夏多啊!

    现在华夏海军几乎把沿海地区都给占了。自己作为一个华夏商人,岂不是坐在聚宝盆上。

    作为曾经的郡王,自然不能不管手下。于是和一帮手下一商量,便决定一起买三艘船。

    正好凑一个商队。正好跟倭国熟门熟路。先跑倭国再。

    海船一艘的造价是三万两银子。商船不用装武器,省了一大笔开支。

    不安全的地方直接请华夏海军护卫校

    因为船没有特殊的要求,安南造船厂就有现货。所以直接交了九万两银子提货。

    加上在南诏城买了宅子。渤海郡这帮人家底一下子便掏空了。

    所以这帮人急忙安排好家,便急匆匆的购了三船货物。启程便往倭国进发。

    无非是丝绸,瓷器。还有棉布。棉布对于倭国还是新鲜东西,肯定会畅销的。

    王强拜托他回来时候从倭国购进稻谷,直接运去渤海郡。北方百姓太苦了。

    大钦茂不由得心里惭愧,渤海郡曾经都是他的百姓。人家刚接手就掏钱为百姓买粮食。自己统治十来年也没有关心过百姓的疾苦。

    三帆船的速度很快,加上又是顺风。没用几就到了倭国港口。

    一万两银子的货物,竟然翻了十倍。大钦茂的心都不知道用啥来形容了。

    稻谷在倭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其实倭国的穷,一不缺粮食二不缺银子。

    他们是缺乏生活物资和铁器。因为倭国那地方矿产资源极为贫瘠。基本除了农作物和海产品,啥都需要从别的地方买。

    回程时候大钦茂装了满满三大船粮食,也不过用了三千贯钱。

    大钦茂决定,绝不要王强的钱。而且以后他每一次去,都自己把粮食买回来送到渤海郡。

    大钦茂的举动得到了王强的夸奖。

    求订阅,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