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326章 这还用问?(4000字大章)

第326章 这还用问?(4000字大章)



    陈舟本想说自己做的研究,好像也就一堆草稿纸,再加一堆笔芯就行了。

    但听得孙院长后续的话,陈舟立马止住了自己的话。

    孙院长说的是,按照国家“万人计划”的规定,给予自然科学领域的经费是每人120-240万元。

    而且赋予青年拔尖人才自主支配权,支持他们开展自由选题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展演活动,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和培训。

    同时,经费是跟着入选者走的,名义上可由高校或用人单位管理,但是入选者如果转换工作单位,经费将一并流转。

    这也是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抢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的原因。

    因为入选者的到来,意味着一大笔经费的流入。

    科研往往也是大量烧钱的买卖,有时候还不一定能做成这买卖。

    不过,这话的后半段,陈舟没仔细听。

    但前半段,120-240万元的经费,陈舟是听得真真切切的。

    看着陈舟那明亮的眼睛,孙院长摇头笑道:“你小子,听到钱的反应,可比先前大多了。”

    陈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孙院长,也不是钱不钱的,就是看到国家这么支持科学研究,我就很开心。”

    孙院长无语的指了指陈舟,旋即问道:“你刚才话好像还没说完,你说的好像,是好像什么?”

    “呃……”陈舟略微有点尴尬,但很快说道,“我说的好像是指,这个好像国家想的太周到了,真的是太重视人才了,真的好重视。”

    孙院长看着陈舟,并没有戳破这小子的话。

    邱校长倒是没看出陈舟的想法,接话说道:“确实是这样,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地,未来的人才会越来越汇聚的。”

    陈舟忙说道:“是的,是的,校长说得对。”

    邱校长有些意外的看了陈舟一眼,心想这小子现在这么这么激动了?

    殊不知,陈舟现在想的却是,这么多经费,该怎么用哦?

    要是买草稿纸,怕不是要堆成山咯……

    随即,陈舟又想到了一件事,他出声问道:“邱校长,孙院长,马上我毕业了,会去麻省理工留学,这样的话,会影响这次的青年拔尖人才吗?”

    邱校长摇了摇头:“不会。你走的是联合培养的计划,从某种角度来说,在麻省理工那边,你属于交流学习。到时候,在麻省理工毕业后,你会同时获得燕大和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

    陈舟大概听明白了,意思大概就是,麻省理工只负责培养,他实际还是燕大的学生。

    这操作,不知道麻省理工晓不晓得……

    孙院长看着陈舟也说道:“其实以你现在的学术成就,直接从燕大博士毕业也是可以的。”

    陈舟一愣,旋即问道:“是数学系和物理系双博士毕业吗?”

    听到陈舟的问题,孙院长反倒楞了一下,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只是数学系的。”

    闻言,陈舟笑着说道:“那还是算了吧,而且不经历一次完整的学习,人生是会有遗憾的。”

    孙院长摇头轻笑:“知道你小子有自己的想法,也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所以我呀,也只是随口一说。”

    陈舟嘿嘿笑着,没有说话。

    看了陈舟一眼,邱校长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

    孙院长也一样,只是看着陈舟,并没有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陈舟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谁也说不准。

    而且,选择权始终在陈舟自己的手里。

    在孙院长的办公室里待了足足有两个小时,陈舟才离开。

    邱校长和孙院长和他说了很多,基本上把青年拔尖人才这回事给彻底说清楚了。

    不得不说,陈舟大概是最幸福的了。

    相比于其他的入选者,谁能够有两位院士,同时给自己讲解这计划是怎么回事?

    而且,各种细节都给你讲的明明白白的。

    当然,从这次谈话中,包括孙院长那看似“随口一说”的博士毕业,陈舟也想到了很多。

    他也知道这两位老人所担心的是什么。

    轻轻摇了摇头,陈舟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姚记者,咱们找个地点?”

    姚彤彤是跟着陈舟一块出来的,这次的专访还是拜托燕大才有的。

    上次克拉梅尔猜想的论文出来后,姚彤彤就约过陈舟做专访。

    可惜,陈舟实在太难约了,而且理由居然不是在陪女朋友,就是在陪女朋友的路上。

    对此,姚彤彤很是无语,但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再跑来燕大蹲人吧?

    燕大可是继上次记者入校事件之后,就明令禁止了这件事。

    陈舟并不知道姚彤彤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他估计觉得自己很无辜。

    自己的的确确是在陪女朋友啊,要么就是在陪女朋友的路上。

    只不过,陪女朋友的地点是在图书馆就是了。

    两人来到一间空置的教室,采访正式开始。

    姚彤彤直接问道:“您如何看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这件事?”

    陈舟回道:“很荣幸。”

    姚彤彤等了一会,见陈舟确实说完了,才继续问下一个问题。

    没有丝毫的意外,和以往的每次采访一样,这回答,永远是这么的简洁。

    末了,姚彤彤问道:“那您如何看待国家‘万人计划’呢?”

    听到这个问题,陈舟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万人计划’树立了一个风向标,调动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引领大家向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方向努力。”

    “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前所未有,各类人才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应主动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未来的壮阔事业之中,努力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国家伟大未来的光辉史册上。”

    姚彤彤有些意外的看了陈舟一眼,这好像他第一次除了学术知识,说这么多的话吧?

    采访结束,姚彤彤礼貌的说道:“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陈舟自然也礼貌的回道:“不客气。”

    说完,陈舟就准备回图书馆。

    看着要离开的陈舟,姚彤彤迟疑着问道:“能单独问你个问题吗?”

    陈舟停下脚步,疑惑的转过身来:“什么问题?”

    “你以后会回国吗?”姚彤彤紧紧的盯着陈舟,不愿意错过陈舟脸上丝毫的表情。

    陈舟看着姚彤彤,轻声笑了笑:“这还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