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开元情诗与剑榜 > 第483章 第一局:君王的对决!

第483章 第一局:君王的对决!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形成于——

    荀子先生说: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貌似“祖先”还能排在君王与老师前面。但从东汉中开始,就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的说法了,明清以后更是严苛了这五项的次序,不能瞎改的。

    天地自不用多说,那是主宰一切,化育万物的象征。

    至于“君王”嘛,是不是值得排在父母和老师前面,在后世的陈成看来值得商榷。恐怕荀子同样不这么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孟子就更不这么认为了。

    可是这并不妨碍此时大唐的人如神明一般地崇敬李隆基陛下。

    毕竟从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开始,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汉文景,这些人都是历史的有道明君,在他们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后人都十分向往的时代。

    开元年间的大唐子民们这份“向往”会稍微淡一点,毕竟当今天子在他们看来,已经足以竞争古往今来最英明神武的君王,哪怕跟太宗皇帝相比,也并不逊色。

    起码当今天子只杀儿子,不杀兄弟吧?

    当然,姑妈太平公主、伯母韦后、堂姐或堂妹安乐公主,他也没少杀。但是武则天之后,女人又不能“顶半边天”了,杀就杀了呗。

    总之,国民对于开元年间的李隆基,基本呈现全面支持的态度,即便他有杀子、娶媳的错谬,大家也都是同情,而不是责怪。

    对于这样一位“完人”,我怎么好下笔呢?

    陈成左右为难。

    溜须拍马自不困难,毕竟他以前当着李隆基的面写过很多“奉和圣制”这种无聊诗作,大多不甚精彩,自己后来看了都想吐;

    可真要抒发内心真情实感,哪怕他有等经典诗作可以借鉴,但只怕在这些还把李隆基看做圣人的憨憨老百姓看来,完全得不到共鸣!

    难啊!

    我现在真的就想写“如何二纪为天子,不及陈家有莫愁”呢!你当了三十年皇帝,认识的美眉还没有小陈我认识的“李莫愁姐姐”漂亮,嘻!

    莫家烤猪的副作用仍然在延续,今天的陈成什么东西都能想到,就是没办法好好捋清楚思路来写诗,是他三次对决大诗师以来状态最差的一次,抓耳挠腮,急得不行。

    在他着急的时候,骨骼清奇的陶李罗三位教习先生竟然同时闪电般地完成了诗作,引得众人侧目。

    “写诗嘛,三言两语,直抒胸臆,自是很容易的。”罗诗师洋洋自得道,把自己的大作展示给泰伦等人看,如果不是路承允大诗师在此,他还能把自己的机智多才更加渲染一番。

    众人见他写的是:

    不保京城只顾身,江摇地动众臣沦。

    井中未死千秋恨,安乐长安愧对民!

    “罗先生这写的是……”

    “陈后主啊!”罗教习洋洋自得道。

    “扑通!”

    陈成狂汗险些摔倒,没必要上来就鞭尸我们家陈朝、我们家祖先吧?

    虽然小陈我与陈叔宝并无血缘关系。

    罗先生的诗句写得通俗易懂,人人了然。

    说的是隋军攻陈的时候,后主吓得魂不附体,打算逃匿,完全不管臣下的劝阻。连他都这么软弱,何况群臣。军队一哄而散,城内文武百官皆遁,朝堂为之一空。

    隋军排闼而入,从宫中的一口枯井中捉住后主、张丽华,押到韩擒虎帐下。罗教习感慨说:可惜啊,后主没有死在那口枯井里,要不然还体面一点,不用到长安去当俘虏。

    当俘虏就当俘虏吧,这家伙跟蜀后主刘禅一个德行,“乐不思陈”,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如此废柴、肥宅,当真是愧对陈朝万民啊!

    听着罗诗师的感慨,陈成心想:愧对什么万民啊,后主也就对不起我吧?

    如果隋军攻陈时,后主不摆出“一字长蛇阵”这样的骚操作,说不定小陈我现在还是陈朝的王公贵族呢!

    哪需要现在风餐露宿,跟你们这些草头百姓比拼作诗啊!

    普通百姓呢,跟大爷也吃饭,跟二爷也吃饭,隋唐盛世,生活肯定比陈朝偏安更好。

    也就首都金陵的百姓惨一点,灭陈之后,金陵直接从“国际一线大都市”变成了大农村,到现在都没恢复过来。

    也就现在秦淮河风俗产业还算搞得有声有色吧!

    “唔,后主既无大志,也无才干,说是君王,恐怕过了一点吧?”陶教习看着罗教习的大作,若有所思道。

    陈成不大满意:我们陈朝,好歹也是半壁江山,气象好的时候,比南宋还要景气一些呢!

    后主是正儿八经的陈朝末代皇帝,没必要连个曾经的“君王”头衔都给剥夺吧!

    而且你说他没大志我也就忍了,说没才干,我就不服气。

    像我们后主这样的亡国之君,哪个不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啊?

    有本事阁下给我写一篇“玉树后庭花”来看看?

    吐槽的话有很多,可陈成毕竟“利益相关”,不便多说,最后还是匿了。

    “你说我写得不行,那你写的什么啊?”罗诗师看到陶诗师今天竟然找自己的茬,有些不大高兴。

    陶诗师嘿嘿一笑:“我也是一首七绝。”

    他写的是:

    劳极身心护紫宸,焉知鼎祚已沉沦。

    江山皆被赵高误,谁道孤王不爱民!

    “你写的是——”

    “秦三世啊!”

    罗诗师:“……”

    你说我写的“陈后主”说君王不够格,那你写的这位更加不够格吧?

    前面说的“鼎祚沉沦”很多人都对得上号,但是一提到“赵高”,自然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所谓“秦三世”就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一般称为秦王子婴,并没有谁真把他算“一世”,公认的说法是秦朝“二世而亡”。

    当然,子婴作为扶苏的儿子,又诛杀了赵高,是否“爱民”不得而知,但还是能给人一点期待和遐想的。

    只不过他上台的时候秦朝已经有名无实,六国独立,很快就被刘邦破关,等项羽入咸阳之后,又被立即杀死。

    整个过程实在过于仓促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