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娱乐半壁江山 > 第四十九章 都是同行衬托

第四十九章 都是同行衬托

    开学好几天了,孩子们去了学校,青城后山恰似民国时期的街市,两边不停有人叫卖。

    现在本身就不是旺季,剧组租了几个铺面一天的时间,老板们宁愿不要片酬也想在剧组里面客串。

    反正来来往往的人挺多,几个人不打紧,只要不出戏就ok。

    谁有台词谁没有台词,如果没有台词的人说了,那就是出戏。

    还别说,留守的老人们简直是本色出演。

    他们并没有民国生活的经历,但是建国后早期赶集的场面和这个差不多。

    大爷爷花名鼎也凑热闹,得,当孙子的再怎么着要给他一两句台词。

    所谓人老成精,他从来没有学过表演,只是告诉该怎么做怎么说,比一般的群演效果还要好一点。

    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演员仔细观察日常发生的点点滴滴,而不是凭空想象去扮演一个人物。

    “来,老板儿,两个猪儿粑。”

    “买一个,我不吃。”

    “你不吃算哒,我给我大孙子买的。”

    监视器里只是能看到背影,脑袋上包着的蓝色头巾,符合当年的风格。

    关键这声音不是爷爷奶奶吗?花开有些懵圈,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道具,干嘛呢?那么大个喇叭没看到啊,拿开,重来!”

    等这一个场景拍完,花开让宫兵掌镜,他走了过去。

    “奶奶,你啥时候和爷爷过来的?”他走上前去,二老坐在台阶上和大爷爷在低声说着什么。

    “朵朵的电影不是上映了吗?我和你爷爷去看了,蛮好的。”奶奶笑意盈盈:“他呀,也想体验一把当演员的感觉。”

    “我才没有,是你要来的。”爷爷咕哝着。

    “哼,你要不想的话,我说来看看,你咋不反对呢?”奶奶狠狠瞪了一眼。

    “奶奶,你耳朵好像好多了。”花开不想让老两口无休止地争执下去,让人拿三瓶水来,递给他们。

    “我耳朵没毛病,”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去华西医大一院看了看,耳朵眼里有以前中耳炎化的脓,挑出来就好了。”

    老太太一直勥着不去医院,这次不晓得是哪位说动的,难道是克丽丝?应该不是,她目前汉语知识会一些简单的交流而已。

    “你们说的朵朵是花朵吗?”大爷爷把瓶盖拧开,皱着眉头。

    “你还不晓得花朵拍电影了?”爷爷每次在自家大哥面前总会以打击他为乐:“老大家的说,丫头这次当主演,挣了一百多万呢。”

    有这么多吗?花开一愣,吴筱筱应该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一个新人哪值这个价。他也从来不管片酬开支什么的,只管拍摄。

    “大哥,我拉着老幺去看了,自家孩子的电影,又是她叔叔拍的,肯定要支持啊。你还没去看过吗?”奶奶也觉得很惊讶,难不成他这个当曾祖的,不清楚曾孙女的事情?

    “没。”大爷爷有些讪讪,掩饰着喝了一口水。

    一百万啊,老大和老二家三五年也挣不到这个数,加上自己的诊所有可能。

    说起来青城山和蓉城相距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这里好像在另外一个世界。留守的老人每天给孩子们做做饭,看看电视。一天就这么飞快地过去了。

    爷爷奶奶毕竟生活在城里,就算年过耄耋,什么wifi,智能机,都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来,委实不是看似开放实则闭塞的青城后山能比拟的。

    三位老人有一搭无一搭在那里唠着嗑,花开只是一个默默的倾听者。

    他们说,以前后山根本就没有铺面,要买东西,不去两河乡就要去灌县城。都江堰是外地人的叫法,老人们习惯叫灌县。

    也没谁有闲心来爬山,山路崎岖,只有道士们经常背着背篼上上下下。

    累了随便找一个山石坐在上面歇歇,渴了就喝山溪水。

    “吵吵嚷嚷啥事儿?”花开听见不远处声音有些大,招手让峨影的执行导演师冬生去看看。继续坐在原处,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奶奶的娘家在申城,好像没人了。小时候偶尔听爷爷说过,一家人流浪到山城,在日军轰炸的时候,就她一个人侥幸逃命。

    爷爷一个蓉城人,去山城那边,到医院做义工见到奶奶,从此相守一辈子。

    或许正是因为她在医院看到自家人血肉模糊的遗体,才对那地方很敏感,再也没有踏足。

    “导演,记者要采访。”师冬生回来得很快,几步山路让他气喘吁吁。

    “好啊。”花开眼睛一亮:“公司那边已经在开始谈判播放权了,这是好事儿,媒体再添一把火,大家都是功臣。”

    上午的戏份拍完了,在村公所召开了一个简易的记者招待会。

    二伯的农家乐,就是自家的房子扩建了下,食宿休闲为一体的场所。

    在花开看来,不少设施简陋不堪,譬如唱k的音响和话筒,严重失真。或许这具身体是学音乐的吧,对有关音乐的东西比较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