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娱乐半壁江山 > 第一百一十二章官上任

第一百一十二章官上任

    建国后,全国一共有八大军区。毋庸置疑,首都军区是最重要。但是因为这里是国家的党政军首脑所在,这个军区并不起眼。

    在每一个军区,都有一套自己的文娱班子,称之为某某歌舞团、文工团。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团的名字都会以军区命名。其实不然,分别以前进、战友、战斗、前卫、前线、战士以及战旗命名。

    其中,战旗文工团后改名为战旗歌舞团,隶属蓉城军区政治部,正师级单位。

    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人对当兵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执着,战旗也成了大西南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首选之地,挑选得十分严格。

    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地方上的单位不再分房,部队上还是老样子。

    在那个年代,不少蓉城的大学毕业生,把战旗作为毕业后的首选。

    到了如今,铁饭碗制度被打破,唯有军队系统,待遇最好。

    总之一句话,从解放到现在,在有识之士的眼里,自家孩子能到部队里面工作,不仅一辈子衣食无忧,说出去也面上有光。

    军区门口,退伍的日子,士兵们搂着哭成一团。

    二年的时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铸就的战友情,一朝分别,再见面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只有一个姑娘,站在那里不言不动,路过的女兵都抱一抱,在她耳边说着什么。

    可是,她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痴痴地看着军区大门上的军徽。

    当花开答应就任团长以后,人没到家,军装早就发了。

    他原本就是团里的一员,四季服装都是全的,只是基本上没有穿过,一般身着便装。

    现在的军服,由于取消了文职军衔,但看上去和过去的还是有些不一样。

    今天,他破天荒收拾得整整齐齐,克丽丝连声说帅,豆豆给他敬了个像模像样的军礼。

    花开冲靓靓挥挥手,她今天带着刚刚回来的大侄子和自家小豆豆到磨子桥来,帮着问下白擎就读金苹果幼儿园的事宜。

    现在的花家人有钱了,给孩子的教育自然是选择最好的。

    在蓉城,双语幼儿园有好几家,但金苹果是建立最早、知名度最大的一家,好多领事馆的工作人员,都把孩子放到这里的。

    “姑娘,退伍是很正常的事情。”花开不清楚眼前的女兵是什么情况,看到这些嚎啕大哭的兵们,心里也不好受。

    “首长好!”女兵终于回过神来:“您来评评理,我就是想留在军营,有什么错吗?特种兵每年都因为身高把我打下来了,战旗根本就不给我机会!”

    虽然对其他兄弟单位不是很清楚,花开还是为这姑娘感到可惜。

    首先,身材高大不是她的错,净身高估计一米七二到一米七五的样子。

    而特种兵的要求,除了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外,身高肯定有自己的规定,太高或者太矮是不会要的。

    其次,在特种兵行列里面,别看前世有什么浴火凤凰之类的电视剧,那终究只是故事。特种兵,要执行特别任务。在这上面,男兵天生就比女兵力气大。

    因此,对女兵来说,如果当兵是万里挑一,那么特种兵更是千万里挑一,何况特种女兵的数量少之又少。

    “你去过战旗了?”花开感到讶异:“都有些什么样的特长?”

    “没有当兵前,我为好几个歌手录过demo。”女兵自豪地回答:“打小就学了芭蕾。即便在军营这两年,我也每天训练之余,花半个小时来拉韧带什么的。”

    “哦?”花开眉毛一扬:“你看我们在这里是不是挡路了?来,边走边说吧。”

    这?女兵以为自己听错了。

    见花开伸向行李箱的手,才发现好像是真的。

    “首长,您是特种部队还是战旗的?”女兵满脸含笑,泪珠还挂在腮边:“哦,忘了介绍,我叫于楠,来自攀枝花,是今年退伍的士兵。”

    两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到了政治部的外面,花开让她在阴凉地方等着,自己先去报道,认个门。

    就算是王崇山一力保举,如果没有上面的同意,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团长的职位。

    到了里面,部长没在,一个姓张的副部长,鼓励了好几分钟。

    大意与王崇山的差不多,既然决定入主战旗,社会上的事情,不要过多的参与。

    第一,华冰那里不能再担任职务。即便团里的事情不多,但是,军区上下,好多双眼睛盯着呢。要是别人拿这个说事儿,政治部就为难了。

    第二,今后导演继续当,军区也会有资源倾斜。但是,拍出来的作品,要符合主旋律。而且尽量为团里培养一些人才出来。说白了,就是在部队里挑选演员。

    花开一一应承着,哪怕演员的事情,也不提出反对意见。

    别看他自己半路出家,那是有前世的积累。

    牛近、武六六等人,在舞台上有丰富的经验。

    演员这个职业,还是要讲究专业性。

    什么天生的演员、野路子明星,谁不是经过大量时间的磨砺,才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部队文工团的地位其实非常尴尬。

    在大环境下,以前成立文工团的主旨,是一项政治任务。

    那个年代,政治挂帅。

    在农村,每个大队,每个公社,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汇报演出。

    部队里也同样的,一般以连为单位,或者以团为单位。

    关键是看在什么部队里,譬如在蓉城军区,很显然人数太多,自然就要以团为单位。而在各个军分区,人数相对较少,就要以连为单位。

    当然,在共和国,什么都能乱,军队不能乱。不管怎么汇报演出,练兵是每一天的必修课。演员们既要演出,还要出操什么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面砍掉了日常的汇报演出,只是保留了建军节和春节两个节日。毕竟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家卫国,娱乐在其次。

    很多地方,军区的文工团撤销,合并到京城相关的文工团里。

    蓉城本身也是在撤销的范围,但谁让王崇山在任的时候,团里不仅一改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