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 第七十四章 扩军备战(1)

第七十四章 扩军备战(1)

二军及新三军后,立时在营级以上军官中引起了轰动!

    这是白给的加官进爵啊!这则命令,这不是就是说,你能训练出多少合格的兵,你就能当多大的官吗?

    好嘛!这一下新二军、新三军立即炸了窝了,各级军官纷纷四处出动拉拢兵员。

    要不是二爷当初成军时,就建立的严格军纪,约束着他们。他们现在就差强拉壮丁了!

    且不管,两军的轰轰烈烈的招兵买马。他张大都督此时带着警备团来到了哈密进疆人员接待大营。

    北京的张家已经举族搬迁到新疆了。

    因为他张二爷在伊犁河谷沿伊犁河岸,为自己的家族划出了一片环境优美的地区,并盖好了他二爷“设计”的现代化的园林式居住小区。

    接到张二爷电报的张巨山老爷子,跟族老们一商量,于是大手一挥——举家就搬迁了。

    此时张家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几万口子的人,就正在哈密大营的隔离营里处于15天的隔离观察期呢!

    可不就“老少”嘛!张家近支的青壮,几乎不是加入了新疆的政府机构,就是大部参军进入部队了。除了商队里的原班人马,家里就剩老弱妇幼了。

    此时的哈密大营已经被新疆政府内务部全部接管。整个大营被建设成了可同时接待50万人的超级大营。

    来到这里的流民首先就是进入清洁营,经过剃发、清洗、消毒一系列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内务部的男女委员们就同步进行了初步审查,也就是从身体的某些特征上剔除一些怀对象或疑似怀疑对象。

    然后换上统一的条纹病号服,进入隔离营进行为期15天的隔离观察期。

    同时内务部进行第二步的登记审查,按照登记籍贯,邻里关系,打电报让各省留守的联络处,四处出动调查。

    其实最辛苦的也就是这些联络处的调查员们了,但同时张大都督给这些调查员的补助也是最高的,所以并没有人有怨言,还抢着接任务。

    但这一步也有轻重缓急的,对于普通流民,只要有同村或邻村的人指认就算过关了,毕竟这些没文化的老百姓也不可能进入新疆政府的关键部门。

    没办法,这是张大都督的硬性规定。观察期结束后还没完呢!还要进入身体恢复大营。在这个大营里,伙食明显的加大了力度,禽蛋肉满足供应。

    而在此营让人奇怪的是,受到最特殊照顾的就是18—40岁,适龄生育年龄的广大青年女性和大小媳妇们。

    这些适龄女性,每人出营前都会在内务部委员的监视下饮用一小盅“姜糖水”。

    但这一强迫行为,还是在流民中引起了怀疑和猜测!也不怪他们这些流民们骚动!

    如今的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对这些底层的老百姓们充满了恶意!各地土豪劣绅、各地军阀土匪,你说有对老百姓有“善意”的组织吗?没有!

    所以老百姓对一切对他们跟好的态度,首先就是怀疑!

    ~~~谁知道他张大都督给吃的是什么药呢?于是流民中各种谣言纷纷出炉——说不准是张大都督给吃的换脑的药物,为的就是对他效忠!~~~哪不对啊!为什么男人没强迫喝?那~~~那~~~那是因为他张大都督要为后宫选秀呢!

    选你个头啊!你见过给自己选秀还选三四十岁的,还生过几个孩子的大婶大妈的?

    不管谣言四起,大营里这项规定还是在内务委员的监视下坚定不移的执行着。

    至于喝过“姜糖水”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谁喝谁知道!她们听到谣言后,都翻着白眼撇着嘴一副瞧不起的样子,看着这些刚入营的,用铁丝网隔离开的新人。

    “老娘喝的可是神仙水!就不告诉你个土包子!”就要出营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当然大营还是分三六九等的,大环境如此,一律平等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一些主动投奔来的地主、商人、小资本家、知识分子。他们走的又是另外一套流程了~~~

    在大营的一套设施齐全的单独观察院落里,张大都督此时,正在抱着自己肉乎乎的小闺女,欢喜的不要不要得!

    脚边还有个不认生的小小子,正努力的攀爬着裤腿,想要跟自己的妹妹一样让这个陌生的大人抱起来。

    吭哧、吭哧的就是爬不上去,眼看就要嚎啕大哭了!

    “老二!你还有个当爹的样子没?”

    突然,从里屋传出一声老太太的呵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