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垃圾食品援助蜀汉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强敌到来(过渡章节,不喜勿订)

第一百七十六章 强敌到来(过渡章节,不喜勿订)

到让他们不敢相信的垃圾食品或者金钱,无数的都安百姓因此脱贫致富,无数的都安百姓也因此过上了他们此前想都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其他地方的益州百姓也是汉军新政的受益者,以张志为首的汉军统治者不仅给益州百姓减免了大量赋税,还免除了整整三年的徭役,不管是发动百姓做什么公益工程都是付给工钱和供给伙食,让益州百姓有了做工挣钱的机会,再不用自带干粮为官府做事。同时更加奇怪的是,在去年打了半年大仗的情况下,益州境内的粮价不但没有飞涨,相反还有下跌的趋势,所以很多百姓人家也把再生一两个孩子的事放上了日程。

    百姓得利,益州的世家大族也同样有好处可捞,在汉军的全力支持之下,益州的世家大户纷纷组织起了商队向境外售卖各种垃圾食品,也没有一种不是运出了益州就能卖出天价,从中可以赚取到巨额利润。同时在粮价稳中有跌的情况下,世家大户也有了足够的口粮让田奴开矿熬硝,售卖获利,还有就是大量养殖猪牛马羊等牲畜耕种肉食,财产增长肉眼可见。

    在这个期间,汉军方面的好消息也一直不断,除了各项民政措施迅速走上正规之后,被孤立的越嶲、汉嘉二郡晋军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乖乖的接受了张志的书信劝降,主动易帜归降了汉军,相对来说比较平坦易行的旄牛大道也因此被重新打通不说,在同样盛产金丝楠木的雅安一带建立一座新城的行政规划,也因此付诸了实施,让雅安出产的金丝楠木可以通过水路运往南安(乐山)囤积,让张志可以随时接收。

    还是在这个期间,汉军大将朱相也率军保护着汉军家眷来到了成都居住,接替朱相坐镇南中的人则变成了在进乘为汉军立下了大功的刘聚,唐谱则继续留镇进乘,为汉军看守南中的南大门——其实看不看都一个样,没有了家眷的牵挂,汉军就算真把人少粮缺的南中丢了也无其所谓。

    不过汉军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还是在这个期间,随着垃圾食品的大量北上贩卖,接替司马望和石苞坐镇西线的晋廷扶风王司马亮有些沉不住气了,为了赚取暴利,开始动用军队严密盘查从巴蜀北上的蜀中商队,一旦发现垃圾食品就立即没收充公,然后自行转运到中原牟取暴利,蜀中的世家大户也因此损失惨重,不得不改为把垃圾食品转运到边境贩卖,利润为之大跌。

    这一情况当然很快就被细作禀报到了张志面前,张志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半点担忧,相反还鼓掌笑道:“干得漂亮,这一下子,蜀中的那些世家大户,就是想不尽快支持我夺回汉中都难了。”

    被张志料中,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蜀中的世家大户便在张志的便宜老丈人常闳率领下,集体跑到张志的面前进言叫苦,诉说司马亮垄断商路给他们造成的巨大损失,也极力怂恿张志尽快出兵北上,夺回汉中,重新打通蜀地直抵中原乃至西域的商路。

    “……贤婿,情况你也知道了,司马亮那个老匹夫贪得无厌,为了独吞方便面和午餐肉的暴利,说什么都不肯让我们的商队顺利过境,逼得我们只能是把方便面和午餐肉这些东西运到白水、阳安关一带低价售卖,根本就赚不到几个小钱。所以贤婿,为了疏通商路,为了让我们可以通过上庸和陇西把这些东西卖到中原和西域,为你换取各种物资,你必须得尽快出兵光复汉中啊。”

    “岳父,你说的这些情况我都知道。”张志微笑答道:“但是岳父你也知道,我的军队现在还在扩军阶段,根本就还没有积蓄够力量发起北伐,另外大军一动就是钱山粮海,耗费兵械辎重数以万计,短时间内,你叫我如何能够发起北伐光复汉中?”

    “贤婿,我们益州的世家大户们都已经商量过了。”常闳马上答道:“只要贤婿你能尽快出兵北伐,夺回汉中,不管要我们做什么都行,我们知道你现在手里缺人力,需要多少你尽管开口,我们的田奴可以随你支用,费用方面我们也可以替你承担一些,物资方面我们也倾其所有,不为别的,就为了夺回我们益州的门户汉中,保住我们蜀中的安全。”

    世家大户们把大量人力主动送上门来,张志当然不会客气,当场就向常闳等世家大户借用了大量的人力用于军工生产,又让益州的世家大户支援汉军生铁、丝麻、木材和胶漆等各种军需物资,常闳等蜀中世家也全都一口答应,还拍着胸口保证在汉军北伐时出钱出力,帮助汉军运送军需补给减少后勤负担,主动的与汉军的战车捆绑更紧。

    再接着,还是在打发走了常闳等世家代表之后,张志才向自己的正牌岳父陈粲笑道:“岳父,看到了没有?这就是世家大户本性,北伐如果对他们无利可图,他们就拼命的掣肘拖后腿,但如果北伐关乎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什么都舍得豁得出去。”

    陈粲为人比较厚道,微笑说道:“人性自私,也不能算他们错。还有,在丞相和大将军时期,其实蜀中世家也算是支持北伐的,否则的话,丞相也不敢亲自率军五次北伐,大将军也不会有九伐中原的壮举,只不过每一次北伐都是失望而归,这些蜀中世家实在无法忍受,也这才改支持为反对。”

    张志点头,也承认蜀中世家在后期反对北伐,确实是因为诸葛村夫和姜维的每次北伐都空手而返,太过打击这些世家的积极性。陈粲则又问道:“后将军,既然蜀中世家已经摆明车马坚决支持我们光复汉中了,那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是尽快出兵,还是过一段时间再说?”

    “过一段时间再说。”张志答道:“我们的军队还在扩建阶段,新兵缺少训练,战斗力还太差,必须得严格训练一段时间才能派上用场。下半年吧,到了下半年的秋收之后,我们完成了军队扩张和士卒训练,还有全局的部署调整,然后再考虑出兵光复汉中。”

    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张志又补充了一句,说道:“但愿司马亮不要调整他目前的防御部署,他目前错守诸围的防御战术,对我们来说最为有利,只要他继续这个防御部署,那我们拿下汉中就一定是易如反掌。”

    仔细研究过司马亮防御战术,认定汉中唾手可得的张志未免有些高兴得太早,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六十来岁的华服老头,已经拿着晋廷中护军羊祜亲笔所写的举荐信,来到了司马亮驻治的汉中南郑城中,请求拜见司马亮收录听用,而这个六十岁了还满身青春气息的老头,叫做——王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