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 第190章 都在装

第190章 都在装

睿能让他上上课就很不错了,还学兵法、学练兵,这不等于给自己挖坑吗?万一哪一天秦睿跟朱明王朝敌对起来,这是在给自己培养强敌啊。

    从秦睿的主观愿望来说,他就是想做一个能躺平的富家翁,他会遵纪守法,会拥护朱明王朝,但客观的事实是老朱家祖孙两个人都对秦睿有敌意,秦家和秦家商号的锦衣卫,就足以说明问题。

    虽然锦衣卫无孔不入,连大臣敦伦的墙角跟都会听,都会上报给皇帝,那都是品级够高的人,才会享受如此待遇,比如皇亲国戚、勋贵、六部尚书、侍郎。秦睿一个六品主事的时候,秦家及秦家商号就有好几个锦衣卫,这让秦睿十分确信,老朱家有随时打算灭了自己的想法。

    朱瞻基和秦睿的结拜本身就是一处闹剧,秦睿只能傻傻的装开心。要知道,朱瞻基可是能把汉王朱高煦连带十个儿子一起灭门的人,那是他亲叔叔和亲堂兄弟。汉王虽然造反了,但并没有对大明王朝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朱瞻基将朱高煦囚禁在西安门内三年,然后才痛下杀手,让汉王一脉满门消失。

    这件事虽然后世也有学者分析是汉王与朱瞻基做的一个局,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不到一年就暴毙而亡,导致朱瞻基没有时间完成权力交接,镇不住文臣和武勋。

    历史上很多王朝的衰弱,与权力没办法顺利交接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文官总是希望皇帝早立皇储,目的很明显,一旦确立了太子的地位,相应的权力就要下放,太子就能培养自己的班底,文的、武的、太监、勋贵都有。

    等老皇帝死了,新帝继位时,就有了自己的班底来帮他协理朝政,同时迅速掌握朝廷中的关键部门。如果太子没有自己的班底,仓促之间继位,很有可能形成旨意不出朝堂或者权臣摄政的局面。

    朱高炽的死,让朱瞻基倍感心力憔悴,所以汉王朱高煦和就假装起兵造反。朱高煦弓马娴熟,在靖难期间更是战功累累。他举起大旗造反,会对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和武勋造成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迫使官员向朱瞻基靠拢,该跪的跪,该磕头的磕头,各种权力就能快速汇聚到朱瞻基手中,确保了大明王朝皇权的稳固。

    学者有这种结论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朱高煦造反后,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没有任何反抗,就莫名其妙的投降了;二就是朱高煦的死很蹊跷,历史上记载宣德三年,朱瞻基去探视朱高煦,朱高煦故意绊倒朱瞻基。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然后又下令将朱高煦的十个儿子统统杀掉。学者们认为朱瞻基连汉王造反都放过了,不可能因为被绊了一下,就灭汉王满门。所以他们认为朱高煦被朱瞻基送出了皇宫,送到了某个地方去当一个富家翁了。

    当然学者的这种说法,秦睿是持否定态度了。秦睿身在大明,能够切身感受到皇权对于一切威胁自己的力量的防备、打压和报复,应天府教坊司那些建文余孽的家属,柳如是和梅瑾瑜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切。

    秦睿当然希望双方相安无事,到时候一别两宽,各自欢喜。但是,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