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虽死,却依然是西楚霸王!

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虽死,却依然是西楚霸王!

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华夏,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综合来看,项羽的败是必然的。】

    【最后一战中,韩信几十万汉军把项羽几万人围在垓下,水泄不通。】

    【这无比悬殊的战役,根本赢不了。】

    【项羽是人,而不是神。】

    【哪怕身陷重围,项羽也勇不可挡。】

    【身陷垓下时,项羽率领身边的二十八个骑兵突围,不料被数千名汉军围住,项羽自己知道走不了了,他停了下来,对着部下说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冲杀汉军大阵,瞬间秒杀一位汉将,一个被刘邦封为“赤泉侯”的汉将不服,想追杀项羽,结果项羽转身瞪了他一眼,那一瞬间,赤泉候如同被一只猛虎盯上了一般。】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吓跑了赤泉侯,项羽杀入战场,又斩汉军一都尉,还杀了数十百人。】

    【在这种绝境下,项羽依然能杀如此之多的敌人,可见他之凶猛。】

    【可奈何双方实力差距实在太大,项羽一人之力也无法回天。】

    【这时项羽的部下劝项羽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

    【但项羽觉得自己当初率八千江东子弟征战天下,如今仅剩他自己一人,无颜面对家乡父老,故而项羽不肯过江,一心赴死。】

    【项羽的性格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最终自刎乌江,一代天骄就此谢幕。】

    “哎,项羽可惜了。”

    “项羽此人,有王命,无皇命也。”

    “垓下之战,无论换做是谁,都不可能赢,哪怕是朕,也绝无翻盘的可能。”

    李世民看着盘点视频,摇了摇头。

    这种绝境下,李世民深知,他做得绝不可能比项羽更好。

    项羽的对手是谁呢?

    萧何、张良、韩信、英布、彭越、陈平。

    这几乎集合了汉初所有的名将,弄出了五路精锐大军,层层堵截围困项羽。

    而项羽作出什么回应?

    项羽率领精兵两万,与不败兵仙韩信率领的几十万汉军对峙。

    换做是他人,谁能有这个勇气?

    逃回乌江时,更是率领几十骑,迎战灌婴的五千兵马,杀敌百余人,却只伤亡几人。

    谁能有这等恐怖的战绩?

    在乌江岸边,又击杀数百人。

    面对遍体鳞伤的项羽,围住他的汉军依旧不敢上前,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要知道,项羽这一辈子就输了这一次。

    “输了这一次,也就是输了一辈子。”

    “刘邦毕竟还是刘邦,项羽的性格的确害了他。”

    “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

    【斯人已逝,霸王悲歌。】

    【史纪中这样记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也许史记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华夏古代所有的正史记载中,项羽的这份战绩是无人能比的。】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说项羽是华夏史上最猛的大将,也不为过。】

    【后来,刘邦击败项羽,开创大汉四百年盛世,创造了历史。】

    【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虽然自刎乌江,但他仍是华夏历史上毫无争议的战神,也代表着华夏古代武将的极限。】

    【谈到刘邦,人们会想起曹操、刘备之类的人物。】

    【谈到项羽,人们会想起三国演义中武艺无双、桀骜不驯的吕布。】

    【刘邦的故事,是凡人的故事,是一步一步走向巅峰的励志史诗。】

    【项羽的故事,是江山美人的故事,是战神临凡、英雄悲歌的一部传奇。】

    【项羽身虽死,却依然是西楚霸王。】

    看完项羽的盘点视频,无数人为之惋惜。

    如果项羽脑子再灵光一点,或许天下就是他的了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一切都不会重来。

    此刻,朱元璋也是为之惋惜。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比起刘邦,咱更喜欢项羽一些。”

    “刘邦就是个小人,为了活命,能把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

    “刘邦背信忘义,撕毁停战条约也就算了,可将自己的家人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点,咱是非常反感的。”

    朱元璋草根出身,一路靠自己的双手打得了天下。

    所以,他更偏向于能打得天下的武皇帝。

    但喜欢用手段夺得天下的皇帝,他是不太欣赏的。

    比如刘邦这种。

    又比如赵匡胤趁柴荣死后,欺负孤儿寡女。

    再是家庭方面。

    刘邦为了自己的安危,置自己的子女、妻子安危于不顾。

    哪怕项羽不会杀他们。

    但是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马车,这叫什么事?

    朱元璋自己对家庭有多在意?

    朱元璋的孝道观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那就是治乱世用重典,治盛世重孝行。

    并且必须从他自己做起,以身作则。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则是:“非身先之,何以率下?”

    朱元璋曾经啮指滴血,寻找母亲指骨。

    登基以前自称“孝子皇帝臣元璋。”

    称帝以后于洪武三年九月诣太庙时,则自称“孝子皇帝。”

    朱元璋还命人在乾清宫左边建奉先殿,供奉四代神位衣冠,每天焚香,初一、十五及节日、生日、忌日等都前往祭祀。

    在太庙祭祖,次次悲咽,痛哭流啼。

    常常说在梦中与父母亲相见。

    命人绘《行孝图》以教育其子孙。

    教育子女要永远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时刻牢记“奉先思孝”。

    命儒臣辑《孝慈录》颁行天下等。

    种种行为,都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极其注重家庭的皇帝。

    所以刘邦的这种行为,他是不能接受的。

    哪怕刘邦夺得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