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食王传 > 第六九八章 余孽

第六九八章 余孽

   在这样没有任何人帮他说好话的情况下,武元爽可是真真不敢再对王况家人如何如何了,以他一个没有爵,又身有残缺的人来说,如果亲人都不支持他,他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以前还可以仗着自己是应国公之子乱来,现在如果再乱来,搞个不好要被扫地出门,连富贵都不能享了,还谈什么报仇?再说了,这是他自己去惹的人,王况给他的处罚已经是出乎他自己意料的轻了,只是关在大理寺里一个多月,吃得差些,喂饱了几批的蚊虫而已。

    因此当黄希忠家人被抓,知道自己家中两个小厮竟然也参与到其中之后,武元爽就赶紧的派管家送上了厚厚的礼单,自己在大冬天的,竟然脱了半边的袍子,光了半边身子,背上一捆柴禾,第二天一大早就杵在了建安侯府门口,想效仿负荆请罪的典故求得王况的谅解。

    切,你又不是廉颇!再说了,这一大早的,做给谁看呢?颐政坊大白天里就几乎没什么人走动,这大冷天的,这么早,谁会看得到你?有种你从自己家里开始就这么干呀,怎么要到了颐政坊之后才行此举?王况深谙这炒作之道,这种小儿科,后世见得多了,几乎每一天,网上都有形形色色的炒作出现,有自污的,有他污的,也有污他的,还有互污的等等,王况才不会上这个当,让这武元爽借了自己的名头炒作出名。

    所以,在听说武元爽站在门外的时候,王况马上就派人去把坊兵营的人叫了过来,将武元爽给拖了回去了。礼物王况也只留下了一些吃的,算是给三白压压惊,其他的黄白物全退了回去,不收也是不大好的,可能会让武元爽这个家伙以为自己对他还有恨意,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做出出格的举动王况倒不怕,就是觉得烦,他可没时间陪这等纨绔子弟玩。

    程老魔王他们一听说竟然是黄希忠这等小人干的,就不干了,三个老家伙往长孙家门口一赌,不让人出也不让人进,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内务,是圣人交代你臭老酸管的分内事,如今王二郎将个外务处理得那个叫神来之笔,你这臭老酸可也不能在内务上拖了外务的后腿。秦老头更是恢复了以往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放言道,你要是处理个不好,等某过完年到了河北,某还真个可能一不小心,把长孙家在河北的人全都调去当民伕哦,这事可没得准,万一河北真没可用之人了呢?人手短缺了呢?你长孙家的人能在外经营的,都是有能力的,既然有能力,这时候就该为国家社稷出出力嘛。

    河北虽然苦寒,但富贵人家也是不少,而且因着远离长安,虽然说长孙家的玉石铺在那的销量不高,但却是单笔利润最高的所在,一块好玉如果在长安能卖千贯,那么在河北就可能卖到两千贯,尤其是在长安并不值钱的蓝田玉末,到了河北就身价百倍的蹿,河北气候干燥,人的皮肤也没中原和江南这么细腻,所以养颜的蓝田玉末就成了最紧俏的商品。

    长孙家也是沾了王况把黄希忠从蓝田一锅端的光,以前黄希忠在的时候,长孙家也知道那是魏王李泰掌握的营生,做舅舅家的,不好意思去和外甥抢生意,而黄希忠的被端和李泰的倒台,在蓝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长孙家乘机在几年内,就成为了蓝田最大的玉石商之一,因此对黄希忠的反扑,长孙家也是有点不愿意看到的。

    今天你敢对建安侯家的神猴下手,明天难道就不敢对我长孙家的某人下手么?跳墙的急狗可不认人,逮谁咬谁的。因此长孙无忌很快就会同了各个相公,将这个事件上升到了威胁对国家社稷有大功之人的人身安全的高度上来,一纸公文下去,很快的,黄希忠的人头就在一个月内送到了长安,他的家人男丁全都被削籍为奴,永世不得自赎或被赎,也不许婚娶,女人也都打进了勾栏院,连教坊都没资格进。黄希忠这一家族,自此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能有后人出现了。

    这不过是个插曲,就如同一粒砂子丢到大洋里去,几乎没什么波澜,要不是和王况有那么点关系的话,甚至于在长安都没人过问的,也就是因为和王况有点关系,所以在长安倒也谈论了几天,但也仅仅只有几天而已,很快就被人遗忘在脑后。

    真正引起长安人注意的,就是安息使团的到来。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