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独裁者 > 第262章 先吃掉在说

第262章 先吃掉在说

    第262章先吃掉在说

    重庆,委员长住所。

    夜深人静的时候,委员长总是一个人在书房里面,看着偌大的中国地图。

    他有些自责,毕竟丢失了那么多的土地。

    这次的保护整个中华民族的战争,他可是受尽了磨难。

    “达令,为什么还不休息。”宋美龄端着一杯开水,走到委员长的面前说。

    委员长的目光,却始终盯着热河省,察哈尔省看。

    “苏联已经发来电文,斯大林对杨俊然这次的行动十分的不满,如果不是德国人把他们打的毫无还手余地,恐怕这次,苏军必定大举入侵外蒙,甚至会威胁到国内的安全。杨俊然虽然有些才华,但是年轻冲动,而且于我也有离心之意。”委员长无奈的说了一句,脸上充满了担忧。

    宋美龄把杯子放在了桌子上面,看着委员长说:“你不比心急,杨俊然想要取代你,还没有这个资格,最多不过是一个地方军阀,只要他有这个实力,我们为什么不让他收取更多的失地,这样我们的面子上,也有些光荣。”

    “养虎为患后患无穷啊。”委员长叹息了一声,坐在了椅子上面。

    宋美龄还想要说什么,但是看到委员长的表情之后,无奈的摇摇头。

    “你不该把蒋纬国派遣到那里去,一旦他们真的有什么想法,纬国岂不是深入虎穴之中。”宋美龄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委员长说。

    “这次美国人到我们这里来,就是为了考察杨俊然的装甲部队,以便他们组建装甲部队,纬儿出身德国军校,对装甲部队也很熟悉,我已经给军委会下达了命令,正式让纬儿担任杨俊然的少校副官,也好打探一些消息。”委员长解释了一句。

    为了防止杨俊然有异心,委员长可是下足了本钱,自己的心头肉第一军,得意门生黄维,自己的儿子蒋纬国,都派遣到冀察热战区里面去了,就算杨俊然有什么想法,恐怕这些人,都会成为杨俊然的第一个障碍,而委员长也能够利用这些时间,重新调整部队,对杨俊然展开作战。

    身在高位的人,都有危机感,尤其是面对表现出众的部下,他们更有担心部下会有异心。

    委员长可是充满心机的人,面对杨俊然的冀察热战区,他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外蒙,车臣汗部。

    时间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五十了,四周的阵地上面静悄悄的。

    不时中国炮兵打出的照明弹,将整个苏军阵地照的十分明亮,如同白昼一般。

    苏军这些官兵,心里总不是滋味。

    别的战友马上就可以逃离虎穴了,但是他们必须在这里等死。

    这样的滋味,让阵地上面的官兵,产生了埋怨的心态。

    几个军官聚集在一起,无奈的叹息着,上面的命令,他们是无法组织了。

    “十二点了。”随着一个军官的声音响起。

    整个苏军阵地变得热闹了起来,突围的部队,迅速的开始撤离阵地。

    在阵地上面战友羡慕的目光下,这些部队迅速的消失了。

    卡车部队小心翼翼的行驶着,运输着长官们迅速逃离这里。

    渐渐的,突围的部队顺利的脱离了阵地。

    “苏军突围了。”苏军阵地后面,装甲步兵营的阵地上面,一个上士大声的喊着。

    随着上士的喊声,阵地上面沉睡的战士们,迅速的苏醒了过来,使用手里面的武器,对苏军实施打击。

    营部的电台,迅速的联系上级,报告这里的情况。

    一时间,苏军阵地上面,无数的枪炮声响了起来。

    “怎么回事。”马尔科夫皱着眉头,大声的询问着。

    “军长,遭遇中国部队阻击,部队正在激战之中。不过我们可以迂回过去撤退,请您稍等一下。”一个少校立即报告了情况。

    在最前面的两个团,随即对中国装甲步兵营阵地展开袭击,而马尔科夫的卡车部队,则是迅速的撤离。

    装甲第一军军部里。

    张俊哲看着地图,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

    他虽然知道苏军突围了,但是苏军突围的数量,还是不得而知。

    张俊哲想要走一步险棋,却担心自己会错失了战机。

    他想要请示杨俊然,但是想去杨俊然曾经说过:“指挥官要根据战场的形式,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不要事事都请示我。”

    “参谋长,命令部队对苏军阵地展开攻击,装甲步兵营撤出阵地,监视苏军突围部队的行踪,随时报告军部。”张俊哲迅速的下达了命令。

    “军座,一旦苏军部队突围,我们恐怕很难在围歼他们了。”参谋长十分的疑惑,劝解的说。

    “不要管,先吃掉阵地上面的苏军在说。”张俊哲不悦的说。

    参谋长无奈的敬礼,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随着命令的传达,三个装甲师,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三个坦克团,三百辆的虎式坦克,随即对阵地展开了攻击。

    苏军阵地已经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自行榴弹炮不断的发射着炮弹,掩护着坦克的进攻。

    虎式坦克一边行进,一边使用坦克炮射击着。

    苏军阵地上面硝烟不断,掩护断后的官兵们,渐渐的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