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滇缅行纪 > 第二五六章 华夏语文

第二五六章 华夏语文

    南亚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曾一斋积极支持推广华夏语言和文字的工作,并亲自撰写了多篇文章,他对女儿曾慧道:“慧儿,你这样做,不仅仅是在支持你先生部队的工作,而且是在辖区内推行和普及我们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意义非常重大。秦始皇对华夏最大的功绩是什么,就是统一了华夏的文字和度量衡。在我们的辖区内,华夏语言和文字的推广,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陈家耕先生对滇南镇守府普及华语华文也非常支持。他对陈佳永道:“贤侄,你们是在做一件对我华夏功德至伟的一件大事。只有征服了人心,当地人接受了我们的文化,才是真正踏牢了这一片土地呀!”

    陈家耕近日也成了陈佳永后院小楼里的常客。他每天去看了商务经营报表后,具体的事儿就让陈育矣和赵崇鑫他们去办理,然后就过来和陈佳永交流谈天。恰逢这一日唐徒继尧到吉祥市述职公干,完了就提着乘飞机带来的一串鲜鱼,到陈佳永小楼里来找酒喝,就和陈家耕见上了面。二人都是互相仰慕已久,相见十分高兴。

    陈佳永打电话请来了曾一斋、师范大学校长愈时之、科技部长宣庆来等人,陪唐长官和陈家耕先生一起喝酒。陈家耕向这位昔日的滇省大佬敬酒,唐继尧却举杯对陈家耕道:“陈兄,我得先向您敬一杯酒再说,好么?”二人饮罢,唐继尧道:“我做了多年的父母官,说来惭愧,还比不上陈兄您哪!你用一家之力,在厦门办起了一所大学;而我借滇省一省之力,也才办起了一所昆明大学。在万象时,佳永贤侄向我谈起了您,一直让我敬佩得很那。您经商赚了钱,却不是尽为已用,而是大力投入到我华夏人才培养的教育事业中,真是难能可贵呀!”

    陈家耕忙道:“唐长官,家耕就是因为自己读书太少,后来不堪大用,所以才立志在家乡办学,为后生子弟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多读些书,日后好为华夏复兴效力。”唐继尧感动地道:“就是就是,继尧也将家资捐出,在万象兴办了一所南掌大学,校园不日即将竣工,招生开学时,您一定要来。”陈家耕欣然答应,他对唐继尧道:“唐长官的南掌大学我是要支持的,我让厦门大学派10名教师到南掌大学无偿支教1年。”唐继尧十分高兴,连声感谢。

    唐继尧对陈佳永道:“贤侄,我这次是来申请增拨教育经费的。南掌行政区辖地从暹罗的一部分到安南广平出海口,从西北到东南近30万平方公里,到处都是寺庙,就是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我己经规划第一期建小学300所,中学20所,师范3所,初期费用很大,得靠镇守府全力支持才成呵。”陈佳永对唐继尧道:“唐公请放心,教育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教育优先发展是辖区内的既定方针,不能省,也不能靠后,而且优先下拨经费。”

    陈佳永请教唐继尧道:“唐公当时在滇省普及教育和教化少数民族有何心得?还望赐教。”唐继尧道:“赐教说不上,心得吗还是有一些的。滇省有25个少数民族,大都还是纯朴听话的,督府以抚为主。在教育上,坚决推行汉语汉文字,对已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则以教授汉语为主,采取双语教学;对于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则教汉语。有的如纳西族的东巴像形文字,只能书写而不能读出,不可能普及,就让寺庙里的长老们研究去好了。我在南掌行政区也是这样推行的。”陈佳永听了,喜道:“您的经验值得在全辖区推广!”唐继尧道:“贤侄,你们已经做得够好了,特别是‘继祖老人讲国学’,等节目,我每天必听,受益非浅呵。”

    曾一斋对唐继尧道:“唐公深明大义,旧部没有返滇,免除了滇省一场战火。经营南掌有方,己显出兴旺之气象,且又捐资办学,实在是让人敬佩。”唐继尧朗声一笑,却道:“我以前不过是一个旧式的政客和军阀,就是回去了,也不过还是老样子,干不了什么大事的。这南掌和龙云控制的地盘差不多大,我要重新学习,努力管好它。不过那龙云海军陆战连连长李喜子,近来最上心的一件事,不是别的,就是学“说官话”。每天晚上8时整,他就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南亚广播电台播出的半个小时的“说华语”专题教学节目。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