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月球驾驶员 > 158、自动化工厂

158、自动化工厂

鸡下蛋的办法。

    “让科学院派工程师,我们出场地、工人、技术。产品我们拿八成。”张天问看着张天誉。

    张天誉垂着头,心中回顾着老师给出的底线:只要不妨碍科学技术的进步,不钳制科学思想,所有的条件都可以答应他们。

    于是张天誉点了点头,道:“我可以帮你们找工程师来建立流水线,也不用分成了,到时候给那位工程师包个红包就行了。不过如果你们要持续性研究开发,还是得走科学院立项。”

    “先建设起来,我们还不知道什么走呢。”杜达拍板道,“你刚才说‘那位’工程师?”

    “嗯。”

    “只是一个人能行么?”杜达有写怀疑。

    “那人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技术能力一般,不过管理上有经验。”张天誉道,“家里开厂的。”

    他们家开的是那种经济特区周边百八十人的家族式小厂,做做山寨电器产品……虽然听上去很不靠谱,但是有实际工厂管理的工程师本来就不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工程师已经算是十分难得的人才了。

    “他叫张纬地。”张天誉道。

    “一会儿天一会儿地的,你们都是一家人吧?”杜达忍不住吐槽道。莫非月球上的第一大姓就是张姓?

    “为了尽早上马,你亲自去接他一下吧。”张天问建议道,“这边的场地和人工就交给菲虎和卡拉蜜吧。”

    杜达同意了。

    张天问原本是打算让菲虎当翻译,但是他忽略了一点:菲虎可是当过部落酋长的人啊!从管理经验上来说,这帮尉级军官根本比不上菲虎。寻找营地、安置营寨,这些本来就是菲虎经常干的事。

    卡拉蜜他们完全没有审批手续,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可以自己弄一个洞穴出来。这点无论是星门前线基地还是诺莫瑞根都是一样,所以这个首都的中心区域还算井井有条,越到外围就越混乱。

    场地解决之后,劳动力也不是问题。地底人的机器人技术十分发达,已经做到了自然语言控制,可以命令它们进行重体力工作。在张天誉进行设计改进之后,也可以完成大量精细工作。

    相比之下,杜达在月球母舰上找那个名叫张纬地的工程师,反而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当看到张纬地的那刻,杜达就有些迟疑。这位被称作有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只有二十出头,举手投足都带着浓浓的学院气息。黝黑的皮肤和浓浓的小胡子帮他挣了点成熟分,但仍旧有些年轻得让人难以信任。

    “唔,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唐级内部啊!”一上平阳公主,张纬地就彻底抛开了矜持,不住惊叹。

    即便是张天誉口中技术能力一般的工程师,在地球上也是一方高手。杜达听他不断地感叹各种细节设计,猜测动力系统,颇有些不好意思——这些他完全没有注意过。

    将太空阶段的巡航任务交给了辅助系统之后,杜达从光柱中走了出来,跟张纬地聊起了打算兴建的机械陆行鸟工厂。

    “如果技术、原料都没有问题的话,这事应该不难办。”张纬地道,“核心部件可以外面采购,这样产量还能高些。”

    “工人方面,恐怕有些缺乏逻辑能力,要紧么?”杜达担心道。

    “那些血汗工厂的工人有什么逻辑能力?不过就是当机器罢了。”张纬地不以为然道,“这种陆行鸟我听你介绍下来,他们弄个作坊都能做,那么技术含量应该不是很高——对他们来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打算尽量采用自动化生产。”

    杜达对于工厂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十一世纪初年。他以为即便是自动化生产也需要工人操作。工人操作素质甚至可能比手工生产要求更高。

    然而张纬地到了诺莫瑞根,在菲虎和张天誉的帮助下看了一整天的技术整理资料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

    “他们的自动化程度这么高,为什么还要人工生产呢?”张纬地顶着两个黑眼圈,不解之中带着兴奋。

    只要设计出工序和流水线,对各类机器人做好分工安排,整个工厂就可以在没有工人的情况下运转起来。

    “核心发动机的生产是个瓶颈,”张纬地道,“如果外部采购能够保证数量,那么这个工厂的满效率生产量是日产五十台。”这个数字让杜达觉得有些遗憾,每天才五十架,要足足半个月才能制造出八百架这个数量。

    然而这个数字却让卡拉蜜无比兴奋:自从八十年前最后一家全自动化酸奶生产厂倒闭之后,诺莫瑞根再也没有不用人工的工厂。(){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