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战略石油储备

第五百一十一章 战略石油储备

    第五百一十一章 战略石油储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爆发了两次大的世界石油危机,让一直掌控世界经济命运的西方大国深深领教了 “石油武器”的威力,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免得再次受制于人,作为西方经济大本营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于197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国际能源署,专en负责协调成员国间的能源政策,预防新的石油危机发生。

    国际能源署提出针对石油禁运造成世界经济bo动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各成员国建立各自的战略石油储备机制,按照国际能源署的要求,一般要达到即使国际石油供应中断90天,也要能保证成员国国内石油净进口量石油供应不短缺的储备量,也就是后来国际公认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90天以上的标准线。

    不过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权逐渐从中东产油国手中转移到国际石油期货炒家和跨国大石油公司手中,加上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国际上在中东产油区以外,接连发现了其他大储量的新油恬,许多能源观察家都认为中东国家再次发动“石油危机”的能力被大大削弱,许多国家对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达标线也就没那么迫切了。

    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变化更多的体现在国际石油期货的涨跌,石油价格变动往往并不取决定于供求关系,而是更多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有关。许多国家对于是否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都开始怀疑,毕竟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本质上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几乎不能盈利。并且要为多达上亿桶石油找到合适的储存地点本身也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随后长期仓储成本更是a钱如流水般只见消耗不见回报,所以现在只有坚持实行**能源政策的国家才会对此重视。

    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战略储备是对付石油供应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只在于弥补损失的进口量,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有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上的心理压力,从而抑制油价的上涨,打击借石油价格狂涨的投机行为,以防止减轻石油供应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

    此外战略石油储备还是一国的战略武器,可以起到一种威慑国内外作用,使人为造成的石油供应短缺无法达到目的,并且打消政治势力借此生事的借口。

    七八十年代的世界石油经济危机产生,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世界主产油地区,中东阿拉伯各国因为对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他们的宿敌以se列,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长期低i不满,而成立了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

    他们为捍卫自己的利益采取了jia替实行“减产保价”和“增产抑价”的石油出口政策,人为控制石油产量,以此来逐步抬高国际石油价格,获得超额利润。由于石油是工业社会的基础燃料和多种原料来源,石油价格短时间狂涨必然会导致整个工业体系产成品价格的飞涨,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严重打击经济增长。而如果建立起**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就能使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保持短期稳定,能腾出手来处理石油危机。

    而杨星积极向中央提议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对于许多和中国类似的新兴经济体来说,石油号称工业之血,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全球勘测和开发,全球大的油田已基本被瓜分殆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对石油的需求也相对平稳。但新兴国家对石油需求却有极大地胃口,象中国96年成为石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国后,石油进口量就一路飙升,已经有隐隐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国立即动手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由于巨大的经济惯xing,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一个大国,石油进口如果a纵在别人手上,没有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做最后一道防线,中央对此是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90年代初,国内有识之士就向中央提出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而中央经过长时间考察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后在“2001年——2005年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战略和民用石油储备量到2005年应该达到800万立方米的目标,即至少能满足国内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