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国文娱 > 第163章 演唱会(一)

第163章 演唱会(一)

    1982年8月28日,开心鬼上映近20天,票房也已突破2000万港元大关。

    在媒体大量的报道开心鬼票房破2000万神话时,实际上,其票房增长已经疲软。

    即使雷觉坤与林棋幕后交易,开心鬼最终要到9月20才开始下画。但是,随着上座率降低,减少院线场次也成为了必然。开心鬼的票房收入的巅峰时期,上座率超过9成,全天场次最多逼近100次,几乎是吧整个院线就成的资源,都压在开心鬼身上。最终的结果,当然是院线和电影制作方双赢。

    但现在每天新增的票房,已逐渐下滑到了50万左右,在同期电影里面依然算最强。毕竟,邵氏的如来神掌被打压的惨兮兮,让其他的电影,对开心鬼退避三舍。所以,这部电影的上映的时间会超过40天,比香港电影平均上映20天的周期要长了一倍!

    但金公主院线旗下的电影票价平均为10港元,也既意味着有200万观影人次,即使是再火爆的电影,以香港500万人口计,这个观影人次也已经逼近极限,该看的观众,都已经看过了。即使靠着口碑传播,剩下的不打算看的,并不会因为周围人的推荐而去买票。

    后世经常提到少林寺的电影票房神话,在80年代内地票房破亿,观影人次几亿次,相当于人均观影少林寺05次以上。这么夸张的数据,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年代国内的电视、录像、游戏等等娱乐设备很少,电影成为很多人娱乐的刚需,国内虽然城市居民的月薪只有几十块钱一个月居多,但但也便宜啊,相当多的城市电影院的票价只有1毛钱2毛钱这样的廉价。即使是以国内目前的收入水平,电影消费的负担,反而比21世纪要轻。以国内目前新入职的工人月薪收入30元每月计,1毛钱一张电影票,即使一个月每天看一场电影,连续看三十场,不过3块钱,占其收入的10%左右。而后世的月薪3000元的工厂职工,看起来比30年前上涨了100倍。但是,即使电影票价以50元来计,每天看一场电影,电影消费已占其一个月一半的收入。

    所以,80年代的电影消费,并不是什么奢侈品,电影院反而是平民化的娱乐场所。而在几十年后,尽管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票房市场,但实际上人均观影人次,反而出现了巨大的下滑。

    当然了,目前国内电影的销售模式,不是票房分账,而是制片公司向电影院出售拷贝,一个电影拷贝首家上万块钱。而国内的电影票的价格很廉价,赚回拷贝的钱,需要10万人次的观影。这么一来,电影院为了收回成本,根本没有什么下画之说,只要能赚钱,上座率可以,一部热门的电影在这个年代可以在电影院放映几年。

    比如,少林寺内地票房破亿,并不是正常的一个月的票房收入,而是至少一年时间积累的收入。由于内地电影院的目前的竞争压力不大,并不考虑什么市场竞争和上座率的问题。反而,购买新片拷贝,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而老片的拷贝已经花钱买了,不需要再给制片公司分账,所以,可以把放映周期拉的很长。

    香港这样的成熟的院线分成机制,并不是以卖拷贝为主,相反,不少的靠拷贝制作,还需要发行商拿钱来制作拷贝,一些小型的电影制片公司,拍完电影之后,连制作拷贝的钱都没有,当然需要找发行商合作。

    当然了,香港的电影拷贝成本并非占据电影的最主要的成本,每个拷贝1万块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