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遗迹

第二百九十五章 遗迹

元素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物就是水,而火星上的氢元素偏少。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火星文明肯定掌握了可控聚变核技术,让氢元素成为主要的能源资源,并且大量消耗了氢元素,使得火星上的资源严重枯竭,最终导致火星文明灭绝。另外一个间接证据就是,火星上的氦元素非常丰富,而氦元素是氢元素在聚变后的产物。

    问题是,火星文明真的灭绝了吗?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当时,就有科学家提出,既然火星文明掌握了可控聚变核技术,哪怕没有在重力场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也应该有足够的宇航能力,应该能够向附近的行星殖民,并且在一些星球上建立殖民地。虽然在二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极为恶劣,无法让碳基生命存活,但是火星文明也不至于就这么抛弃太阳系吧。要知道,大概在十五亿年前,地球上的环境就已经大为改善了,第一批生命体、即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在这个时候出现,也就拥有了可供碳基生命生存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以火星文明的科技力量,改造地球应该不是难事,而且应该是比向外太空移民更简单的事情。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相信,人类是火星文明的后裔。

    当然,为了自圆其说,这些人认为,人类是火星文明的弃儿,绝大部分火星人离开了太阳系,留下来的少数也被做了限制,比如以某种方式限制了智慧级别,使人类不至于疯狂扩张。

    更多的人则认为,火星文明集体抛弃了太阳系,迁往其他星系。

    显然,这种理论更站得住脚。

    根据考古推测,火星文明在灭绝、或者说在抛弃火星之前,应该已经进化到了极为高级的程度,比如已经了解了重力场理论,甚至掌握了光速飞行手段,因此火星文明肯定有能力进行整体迁徙,而当时太阳系里确实没有比火星更适合文明生存的星球,毕竟地球在那个时候还是一个火热的行星呢。对于一个存在了大约一千万年的文明来说,在太阳系内等待五亿年显然是很不靠谱的事情。

    当然,这些人还认为,正是整体迁徙,耗光了火星上的资源。

    这么说,也确实有点道理。要知道,在理论上,火星上曾经存在的水不会比地球少,因此氢元素的总量应该与地球相差不大。如果火星文明的演化进程与地球文明差不多,那么在其离开火星的时候,应该还有比较多的可供开采的能源资源。也只有整体迁徙,才有可能耗光所有资源。

    事实上,导致火星文明灭绝、或者大迁徙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与资源无关。

    要知道,如果火星文明掌握了大迁徙的技术,或者是掌握了可控聚变核技术,也就有能力开采其他星球上的资源。就像二十二世纪的人类一样,已经开始开采月球与小行星上的资源了,而火星也有两颗卫星,离小行星带更近。

    在科学家看来,真正的原因有可能是两个。

    一是小行星带上那颗与地球相差不大的行星突然爆炸,对火星产生了毁灭性影响,导致火星文明灭绝,或者是迫使火星文明大迁徙。要知道,就算火星文明强大到能够拦截所有砸向火星的陨石,也无法改变另外一个影响,即一颗质量更大、距离又很近的伴星突然毁灭时所造成的重力场波动。由此产生的影响,足以在火星上形成地质大灾难,也足以彻底改变火星的生态环境。

    从时间上推算,那颗行星就是在大约二十亿年前爆炸的。

    二是火星的地磁场突然消失,导致火星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相对而言,这种可能性更大。主要就是,火星的体积比地球小得多,因此受太阳的影响比地球大得多。如果曾经有一颗质量与地球相当的伴星,那么火星内核能量受潮汐影响的损失速度就快得多。

    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即火星的地磁场就是在二十亿年前消失的。

    当然,也许不是一个原因,而是多个原因,最终促使火星人集体大迁徙,或者在迁徙之前集体灭绝。

    有趣的是,支持迁徙的科学家占了多数。

    主要就是,在火星的文明遗迹里,没有发现生物体的遗迹。虽然二十亿年很漫长,但是地下遗迹里,不应该完全没有火星人的化石。要知道,如果是集体大灭绝的话,在火星文明遗迹里肯定有一些火星人的化石。

    要知道,科学家在火星上已经发现了生物化石。

    当然,对火星遗迹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大收获,与考古基本上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