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630章:发展计划

第630章:发展计划

五种,第一类就是搜索队,以周王的亲军与各郡国的人马为主,专门负责寻觅周国境内的河流、山川,探知附近的罗刹人以及土着野人。

    第二类则是狩猎队,与搜索队的活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主要由猎人组成,外出的目的就是负责猎杀飞禽走兽。

    第三类则是捕鱼队,队里都是渔夫,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捞鱼,不管使用任何手段和办法,只要能带回来鱼就算是完成本职工作了。

    第四队则是伐木队,由木匠和苦力组成,少量的木匠负责挑选适合建造房屋的树木,苦力则用来砍伐与搬运树木。

    第五队则是由妇女组成,就是采集野菜,而且配备了认识众多植物的医师,以免妇女误摘有毒植物。

    在今年初来乍到,地也种不了的情况下,某太子只能建议就藩“北地”的各位藩王如此行事了。

    等安顿下来,基础设施建的差不多了,明年夏初开始,就能大规模耕种荒地了,起码第二年多少也得有一些收成才行。

    周王朱恭枵也不急于从百姓的地里收到税费,因为某太子已经建议他改行了,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比收租赚地多得多。

    朱恭枵起初对改行经商的顾虑重重,毕竟商业是最低贱的行业,商人是最低贱的一类人,但看过了京城的商业繁荣之后,之前的顾虑也就被消退了大半。

    周国的国都的名字都已经起好了,名曰“周全城”,“周”就是周国的国号,“全”即人王。朱恭枵便是大明的藩王,如此起名,无可厚非。

    以后在城里建起来的客栈、茶馆、酒楼、商店、当铺、赌坊、码头、医院,乃至某楼,全都属于朱恭枵所有。

    这些地方每天都在经营,经营一天就能赚一天的钱,日积月累下来,“周全城”里的大部分银子自然都会流入朱恭枵的口袋里。

    而其他郡国也是如此,但远不如朱恭枵这里富庶与繁荣,算上金矿与硫磺的收入,朱恭枵很快便能恢复之前的财力,甚至成为整个“北地”最为阔绰的藩王。

    用太子的话说,这叫做“独家经营权”!

    周国本身就属于朱恭枵,再说又没欺压百姓,自然可以随心所欲的赚钱了。只要不造反,藩国的事情连朝廷都管不着。

    不论百姓从事狩猎、捕鱼、耕作,乃至做苦力的活计,得到的物件与银两都需要通过流通才能获取所需的物资。

    这些从大明本土运抵的物资都控制在朱恭枵手里,只要保持正常的流通状况,那么朱恭枵每天都可以躺着赚钱了。

    怎么赚钱?

    当然是赚差价喽!

    谁都不会傻到用进货价卖出去的。

    一盏在大明最新上市的油灯,市面价格十两银子。

    到了马加丹,就可以标价五十两,甚至更高。

    就这你还别嫌贵,大有人在排队侯着呢。

    一大张马加丹出产的熊皮,出货价五十两。

    朱恭枵可以用一百两银子收购,然后以二百两卖给本土来的商人。

    啥也不用干,左手捣右手,便能净赚一百两银子。

    太子说过,“北地”有三样赚钱的营生。

    其一便是皮毛,其二是硫磺,其三才是金矿。

    根据某太子的叙述,仅仅在两年之后,雅库茨克督军进献给罗刹国王的貂皮便高达八千余张。

    十二年后,进献的貂皮更是攀升到了无比惊人的十四万张之巨,而貂皮则是兽皮里的上品,堪称“软黄金”。

    可以说在沙俄快速向远东扩张时期,主要就是利用毛皮生意来实现军事武器更新换代,并养活大量消耗军费的射击军的。

    既然这项生意如此赚钱,某太子便不能熟视无睹,坐视俄国人跑到远东地区来刮地皮了,莫不如交给大明的诸多藩王来做。

    若是雅库茨克地区的土着们不愿意再受俄国人的欺压,就完全可以向大明藩国这边靠拢嘛。

    大明讲究互惠互利,而且公平买卖,可以选择兑换现银或者诸多商品。

    比起物资的种类、款式、价格、做工,别说俄国,全世界都比不过大明。

    某太子对这方面是绝对有信心的,光用贸易手段便能挤垮沙俄在远东的统治。

    贸易竞争不行,沙俄就肯定会动用军事手段,这就更容易解决了。

    大明本身就比沙俄距离东西伯利亚更近,还能利用海运的便利条件。

    不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藩国兵马都比俄军更具优势。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只能苟赢……

    苟赢就苟赢,反正横竖不丢人。

    被一群苟且之辈打败,那才叫丢人呢!

    这就跟玩射击游戏一样,活着就是赢家,死了说啥都白扯。

    苟赢也是实力,被苟活的对手给荫死,只能说明死者枪法没问题,智商有问题!

    藩国兵马的战斗力明显如不沙俄的哥萨克,所以只能选择防守反击的战术。

    这根本土明军所采用的战术如出一辙,外出作战就是送人头,打仗只能靠苟。

    短时间内,某太子对于“北地”境内的藩国的形势还不会过于忧虑。

    沙俄暂时也组织不起来单支超过千人的哥萨克远征军去攻打某一大明藩国。

    哪怕是在清、俄、明三方争夺的热点地区——黑水流域,也是如此。

    根据关于着名侵略者哈巴罗夫的记载,他曾在顺鸡年间向雅库茨克督军建议组织一支规模达到六千人的军队远征黑水流域,并永久控制这一地区。

    然后就被雅库茨克督军给否决了,因为整个远东地区,算上充军的农奴、犯人以及哥萨克,也凑不齐六千人。

    部署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每支“探险队”,其规模也就在五十至两百人而已,规模最大的斯捷潘诺夫团伙也才五百人。

    再说大明藩国不是当地的土着部落,是拥有火炮和鸟铳的,与俄军对射也不会在火力上落于下风。

    只有百余人的小股俄军想要进攻规模上万人的大明藩国,那就跟自取灭亡差不了多少。

    在防御时,藩国的步卒也可以躲在木墙背后投掷手榴弹这种溅射型利器。

    别说哥萨克,就算是强悍凶猛的老虎与野猪挨了两三颗手榴弹也得被活活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