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毒门太子妃 > 第36章 泻药

第36章 泻药

芳儿,以及皇后安排的人流文雅,还有一位便是蒋心仪。

    剩下的全部被落选,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宫中还是回家,但是这些都是她们的选择了。

    宋芷瑶看着三位入选的人,紧皱眉头,难不成真的要挑选一个迎娶回去?

    那太子府可就热闹起来了,但是现在太子府不想热闹啊。

    宋芷瑶紧皱眉头,流奕辰开口问道;“太子,莫不是这些人太子都不喜欢?”

    “不是不喜欢,只是找不到感觉罢了。”

    “这些人如此优秀,太子竟然都不喜欢,那真的不知道太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这个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些人可能不符合本太子的胃口罢了。”

    “那太子胃口可真的挺特别的呢。”

    “还好还好,只不过本太子觉得现在跟摄政王在一起,比跟那些女子在一起幸福多了。”

    宋芷瑶说着还看了一眼流奕辰。

    流奕辰微愣,想到上一次宋芷瑶说出来的这番话,皱眉。

    “太子,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说,若是被人传出有断袖之癖的话,岂不是侮辱了太子的名声?”

    “无妨,只不过这些人就算本太子迎娶回去,想必也是耽误了人家姑娘的一声,这件事总归是要从长计议。”

    “看来,太子还挺心疼这些姑娘的。”

    宋锦睿冷嘲热讽的看着宋芷瑶。

    宋芷瑶倒是轻轻点头;“是啊,这些姑娘若是嫁错了人,那可是一辈子的悲哀,所以在下不能妄下定论,不知二皇子看上哪一位了。”

    宋芷瑶为了不把事情扯到自己身上,只能岔开话题问道。

    宋锦睿倒是楚楚欲动的看着吕芳儿,看来,宋锦睿看上的是丞相之女吕芳儿了。

    但是……

    吕芳儿是丞相之女,丞相是皇后的人,这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了,就是不知道宋锦睿到底怎么选择了。

    “选妃本就是为了太子而成立,自然要有太子先选了。”

    宋芷瑶轻轻摇头;“那本太子就实话实说吧,这些姑娘没有一个是本太子看中的,所以选妃的事情还是告一段落,这件事就当做是给二皇子选妃吧,至于父皇到时候怪罪下来,便有本太子亲自承担后果。”

    “当真?”

    “岂能骗你?”

    宋锦睿有些疑惑的看着宋芷瑶,不知道宋芷瑶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要承担后果都不愿意选择一位妃子呢?

    “那选妃的事情先行告一段落吧,等父皇决定下来在选也不迟。”

    现在宋锦睿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选妃也是一件大事,需要跟香妃商量一番才是。

    宋芷瑶倒是有些歉意的看着流奕辰,毕竟流奕辰为了选妃的事情忙前忙后的,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实在对不住了,摄政王。”

    “无妨,本王不能勉强你们选择不喜欢的妃子,那就等皇上发落。”

    “多谢摄政王理解。”

    宋芷瑶抱歉感谢。

    流奕辰轻笑:“那本王先行告退。”

    “恭送摄政王。”

    宋芷瑶抱拳弯腰,毕恭毕敬。

    流奕辰这才转身离开,而三位姑娘早就已经下去了,在等待消息罢了。

    流奕辰这边刚离开,宋芷瑶跟宋锦睿自然无话可说,互相告别。

    苏聪有些疑惑的看着流奕辰;“王爷,为何太子不选妃,你却有些高兴呢?”

    “太子不选妃啊,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

    “那为何王爷还要小的去准备眼线呢?”

    “只不过是留一手罢了,毕竟现在本王还不清楚太子所想。”

    “王爷英明。”

    “可是现在太子不选妃了,那我们安排的人也算是作废了。”

    “不,能在二皇子身边做个眼线也是极好的。”

    “王爷说的是。”

    “好了,这件事说了你也不懂,回去吧。”

    “是。”

    苏聪默默的准备马车去了。

    而流奕辰嘴角轻扬,宋芷瑶啊宋芷瑶你果真没有让本王失望,不是一个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并没有因为选妃而窃喜,而是有些困惑,不错,期待你以后的表现。

    而另一边宋芷瑶回到太子府,浑身发抖,是谁在骂自己不成?

    宋芷瑶皱眉,不能在想了。

    还是想想明日如何跟宋景和说这个事情吧。

    翌日。

    宋芷瑶一大早就进了皇宫,此时站在宋景和的书房,听着宋景和破口大骂。

    “摄政王辛辛苦苦给你挑选的妃子,你竟然都看不上!那你说说,你到底喜欢什么样子的女人,你说,你看看,朕能不能给你找出来!”

    “父皇,现在儿臣觉得还小,不是选妃的时候,而且这一次选出来的妃子,儿臣的确不喜欢,就算迎娶回去也是耽搁了别人姑娘家的一生,有应对后院的时辰倒不如拿出来帮父皇排忧就难啊父皇!”

    宋芷瑶说的振振有词。

    宋景和听了进去;“那你倒是说说,一开始的时候你怎么不拒绝?现在到了这个节骨眼了,你说不选妃就不选妃了?你有没有把摄政王放在眼里?”

    “那个时候大臣都在,若是儿臣那个时候拒绝岂不是博了摄政王的面子,这一次选妃的不止儿臣一个,皇弟也在选妃的行列之中,倒不如让皇弟选择一位妃子,也算是给摄政王一个交代,更何况,皇弟的确有一位喜欢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