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筑宋 > 第一部 筑草之城 第163章 罪己诏

第一部 筑草之城 第163章 罪己诏


    李彦当时吓得魂飞魄散,模仿官家字迹胡乱下诏书?这是要捅破天的大事啊!当时就把储宏拘押软禁,此后暗中调查,果然有这事。

    偶的神啊!李彦都不知道该怎么和官家分说这事的时候,结果他自己也出事了?

    若是往常,梁师成的这种事情一定是要被官家杀人于无形的。但是这次却不然,顶缸人选呢。赵佶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明令典刑梁师成,一丝都不要差错。

    务必要查出,到底多少份伪传的官家手诏从他梁师成的手中流出。结果居然高达数十份!而且相关的涉事官员也纷纷招认,罪状清晰。

    只是却有其中一份伪诏要去上京查辩?!

    赵佶行文金国皇帝,欲借辽国末代天祚帝来一次汴京,辨认他手中有没有收藏到昔日梁师成伪造的手诏文件?或者在上京审问也行!

    总之,天祚帝手中那份赵佶的手诏,就是梁师成伪造的。这一招不但上京的完颜吴乞买被赵佶玩的一愣一愣的,甚至安宁都在琢磨,难道真的冤枉了赵佶不成?

    但是这中间却有个破绽。梁师成伪造赵佶手诏,那是为他行事方便。因为赵佶怠政,宫中官文积压,梁师成只是贪图方便,或者还能因此捞很多油水。

    可他伪造一封写给辽国末代天祚帝的手诏干什么?难道还想跟天祚帝要好处吗?这种关系军国的大事件,赵佶再怎么怠政,也不可能丢下不管的。

    所以,赵佶这就是在想耍赖呢。可他却是一国之君啊!无论如何都没法洗去这羞辱的。

    朝中大臣自然也能猜测一些端倪,但是大家都闭口不言,假装认定这就是死太监梁师成干的破事,给国家蒙羞呢。

    不过官家啊,您还是再下一封罪己诏阿好?这次就别再找人代笔了行不!?

    童贯还在河北忙着剿匪,顺便整修田亩、水网呢。不过他这次却再也不敢妄自尊大。一辈子忙活,却在最后关口的北伐失败,还把种师道等西军往死里得罪了。

    所以自种师中去燕京就职以来,贵为宣抚使的童贯就没靠近过燕京半步。可是燕京的种师中却还要行文给他,转来金国一份声色俱厉的檄文。

    完颜吴乞买也许最初接到赵佶的协查通报有点惊愕,但是后来他就想开了。

    我管你赵佶的手诏是谁写的?!有你大宋的国玺大印做凭证。何况这笔瘦金体,就是你赵佶的字体。你说不是就不是啦?那么我大金国的理由又去哪里找呢?!

    童贯初得燕京发来的敌牒,拆开才知道乃金国檄书,其言语甚有不逊之意。童贯初不信,值宣府参赞马扩言北地事,乃悟。只是顾忌此事诡异,童贯最初还不愿奏闻官家。

    及朝廷议官家下罪己诏求言,诏本数改,官家还在犹豫未决。李邦彦谓不若以檄书进呈激圣心?童贯无奈,遂于宣和殿以檄书进。

    赵佶再三阅其书,且愤且恐,即下诏罪己求言。手诏畧曰:

    “朕获承祖宗休徳,托于士民之上,二纪于兹,虽兢业存于中心,而过咎形于天下,盖以寡昧之资,籍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谀日闻。

    恩幸持权,贪饕得志,缙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旅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

    利源酤榷已尽,而牟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灾异谪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今下信诏,授太子秉国,加开封牧。大革弊端,仍命辅臣蠲除害政,凡兹引咎,兴自朕躬,庶以少谢上天谴怒之心,保完祖宗艰难之业。

    慨念前此数有诏,如下令以求直言,修政以应天变,行之未久,夺于专权,乃复归咎建议臣僚,使号令不信,士气沮销。今日所行,质诸天地,后复更易,何以有邦?

    况当今急务在通下情,不讳切直之言,兼收智勇之士,思得竒,庶解大纷。

    其尤异者,以将相待之。中外臣僚士庶,并许直言极谏,于登闻检院通进司实封投进,朕当亲览,悉行施用。虽有失当,亦不加罪。

    所有下项指挥,立便施行,敢有阻格及以结絶为名,暗有存留,便当肆诸市朝,与众共弃。咨尔万方,体予至意。宣和七年七曰十日,诏。”

    赵佶这种死不要脸的抵赖还真把金国给镇住了。人家皇帝都在下罪己诏呢!

    说明这种严重的诏书官吏漏洞的危害性已经被他南朝充分认识了,正在努力整改中。金国如果非要凭借一份莫须有的手诏南下?

    在道理上,终究还是不够理直气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