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云金缕衣 > 一百九十六、流放

一百九十六、流放

刘谨已经被宁王给凌迟了。

    然而,刘谨经过一阵的悲叹,已变得平静了许多。对于宁王这种小人得志之辈,还真没放在眼里。

    “睿亲王,你还有何话可说?”宁王一脸的严肃,仿佛阎罗包老。

    刘谨闭上眼睛,嘴角竟挂着一丝的冷笑。此时的他已是无牵无挂,彻底地放下了。

    宁王并没有着急,就如刚开始抓老鼠的小猫一样,总喜欢在手上戏耍两下,然而刘谨这只老鼠似乎并不打算配合,于是宁王看向李彦。李彦虽然新官上任不到几天,但好歹是孝仁帝分配给刘垦的辅政大臣,凡事必须商量着来,太过刚强,则容易折断,宁王自认为还是会把握的这个度的。

    “李大人,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置?”宁王没有称呼李彦的职位,问话更是居高临下,仿佛李彦就是他的下属一般。

    李彦心中正值悲痛,没有在意宁王的语气,不过宁王既然问起,只得略微思考了片刻,才道:“下官以为,睿亲王虽然图谋不轨,但终究是皇室宗亲,且历任户部尚书,勤于政务,爱民如子,深受百信爱戴。于情于理,应该轻判。”

    宁王道:“大人以为,如何轻判?”这时候连姓都省去了,显然对于李彦的回答十分的不满。

    李彦一怔,也听出了宁王的意思,心思一转,坚定道:“软禁!”

    李彦此话一出,就是刘谨也吓了一跳,他的所作所为,李彦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一个两次逼宫的人,竟然只是软禁,这在刘谨自己都不敢想象。而何常在更是紧皱起眉头,觉得李彦太过妇人之仁,这在今后的道路上肯定会吃亏的。身为宰相,肚量自然少不了,更需要的是果敢的杀伐决断。

    “哼,既为皇室宗亲,知法犯法,已是天理难容!大人难道不知,睿亲王勤政爱民,乃是收买人心,笼络百官,更是结党营私的铁证!一个轻巧的软禁,难道就想文过饰非,粉饰太平了吗?我等身为上位者,最为紧要的是大公无私,为百姓着想,还天下人一个公道,朝纲不能乱。”宁王几句话说得掷地有声,凛凛然有大臣风范。

    李彦拱手道:“宁王之话有理,只是皇上刚刚驾崩,太子刚刚确立,下官以为,此时最为紧要的不是惩戒,而是安定。”

    宁王没想到李彦如此不识时务,要不是害怕外人说三道四,孝仁帝尸骨未寒便改他的旨意,又急着处理刘谨,没有与李彦诸多计较。又想到,反正李彦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蚂蚱,蹦跶不出自己的手心,心态便放宽了下来。

    “国有国法,若是法不能伸,如何能够驯服众人?正所谓乱世用重典,现在虽然不是乱世,但正如大人所言,新皇刚刚登位,正是杀伐立威之时…”宁王一时最快,竟将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了,不禁自顾自地咳嗽两声,然后才道:“不能因为害怕,而不去治理,大人之言,本王并不赞同。”

    在场的人都怔怔地看着这两个辅政大臣,在孝仁帝刚刚咽气,便如此不让地争执,不知以后还怎么协作。当然在所有人的眼里,李彦跟宁王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正所谓亲疏有别,宁王好歹是刘垦之父,李彦崛起太快,这注定了底子不厚,弱点与弱势都十分明显。

    当然最为惊讶,也最为感叹的要数睿亲王了,锦上添花者,大有人在,而雪中送炭的,却寥寥无几,虽然刘文是他的铁杆,但此时却没有胆量说上一句半句,反而是他的死敌李彦,据理争着。

    虽然这其中不乏李彦的另外目的,但是从最根本上的利益来说,刘谨无疑是受益者。李彦的争执虽然改不了他刘谨的命运,却能够给他的家人一个难得的安定。

    宁王无论多么的强势,但刘谨相信,他还不敢一开始就不考虑李彦的意见,这样不仅得罪的是他李彦,朝中的其他大臣也将看到,那么宁王也将孤立无援。宁王虽然急于表现,但还不是蠢笨之辈。

    “是!不过下官可以保留意见!”李彦表现了一贯的强势,当初他还是一个七品的芝麻小官,就敢跟刘本叫板,甚至将孙咨整倒,现在身为宰相,更是不惧任何人。

    就像卖东西讨价还价一样,李彦出了这么低的一个价格,宁王自然不能做得太过分,想了想,道:“那就判为流放吧!太轻了难以服众,太重了则丢了皇家的脸面!”宁王自以为最后一句解释很是合理,却不知道将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流放——对于刘谨来说,总算有了一线生机,却不过是苟延残喘,东山再起,只怕没有机会了,但他还是感激地向李彦看了一眼。

    李彦也没有再说话,对于他来说,话已尽,既然宁王已经下了决定,再争执也是徒劳,而且宁王所说的,也正是李彦所想的。刘谨自然不能死,一旦死了,被他提拔上来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几百,朝中必然动荡,然而又不能让他活得太过自在,不能让他有反击的可能,流放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李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此次争执,巩固自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