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 第一百一十五章:王业之基

第一百一十五章:王业之基

    众人随着骆永胜手指点到的位置一看,都猛抽一口凉气,越州!

    所谓越州,便是先秦会稽郡,亦是将来南宋的首都绍兴府。

    这里是两浙腹地,紧挨杭州,人口稠密、粮秣充备,确实可以做王业之基。

    “越王勾践、楚霸王项羽都是自此地发迹而征伐天下。”

    骆永胜环视众人,自信满满的侃侃而谈:“我们出奇军往升州,吸引朝廷大军围剿,此时另出一军奔越州必顷刻可下,如此一来,自洪州往东这一片,赵宋最富庶、粮税最重、人口最稠密的区域皆被我军拿下,届时,北抗朝廷,南抚闽广,背依大海之险,再无两面受敌之危。”

    如果拿下自江西到越州这一块,再能拿下升州南京,那领土疆域恰恰就如同历史上灭完陈友谅、方国珍的朱元璋势力。

    “闽广之地,几乎无朝廷官兵,虽地缘广袤,但多是托依地方宗族、豪强自治,洪州往西南方向又有西南夷,亦是朝廷势力薄弱之地。可以说,能留供朝廷动兵的方向,只有自北南下。”

    话到此时,侯秉忠也点了点头:“我当年在福州当了近十年兵,此地确实如此,闽地往南及至潮、广二州,多为招抚司,羁縻州,确实无太多朝廷势力,而且这些地方宗族亲重,向来重家族利益而轻慢国家,只要咱们好生安抚,说不准还能争取过来。”

    两广、福建的宗族势力有多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直到四百年后的大明朝,广州还两度被地方宗族的叛乱势力攻陷过。

    更别说眼下的赵宋王朝了,朝廷征徭役,根本不敢以武力的方式对待两广,不然顷刻间人家地方百姓就在族老的带领下跟朝廷干起来。

    与两广一般骄横的便是湖南,几乎近半区域都是招抚司,而非朝廷建制的州府衙门。

    说是大一统天下,但这几个地方是没有王法的。

    人家是宗法、族法自治,你拿《宋法统》在那里当官,就是玩笑话,人家也不搭理你。

    历史上著名的《吕氏乡约》一出之后,自宋至清(不含元)三朝,许多官员,包括著名的王阳明在内,都多次推出与这些偏远地方宗族达成具有约法三章性质的乡约。

    “导俗为风,莫善于乡约。”

    说好听点,叫做朝廷开明与地方百姓分权治理,互不干涉,说难听点,就是默许皇权不下乡,任由地方无视王法,而以宗权定乡法。

    而眼下,《吕氏乡约》还未诞生,意味着连朝廷和民间还未达成默契,那两广、福建、湖南大部更是高度的自治,反正朝廷只要来管,那就干!

    只可惜,血性是有了,但高度的自治也使得族与族、乡与乡之间的矛盾仇恨日益深重,致使此四省百姓之间互不相通,亦无家国之念,大家都守着自己宗族的一亩三分地势力范围搞百里王侯之国,不知通力合作。

    等到元灭南宋之时,绝大多数宗族势力具在蒙古铁蹄之下化作齑粉。

    汉家王朝到底是儒骨,凡是还讲究个商量着来,可以好言温劝以礼相待,忽必烈哪有那个好脾气。

    什么乡约、公约,你问问忽必烈、伯颜能看得懂不,就算看得懂这两人也是不屑一笑。

    强权、刀锋之下,条约擦屁股都嫌硬,说撕毁还用得着跟你们打招呼?

    谁跟死人商量事。

    这就是基于特定年代的政治制度下存在的特殊背景,而恰因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让骆永胜盯上了这一块,并决定大加利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赵宋相比,咱们既无天时,也无地利,那么只能利用人和了。

    打通两浙,招抚闽广,只要稳定东南,便可广蓄兵粮,图谋北伐大业。”

    大局战略定下来之后,就代表着接下来有了前进的大方向,剩下的,便是埋头拉车。

    “做好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