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大炎不良人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圣旨到

第三百四十六章 圣旨到

次,突然自动运行起来了,不等许一凡想什么,他的身体就自动开溜了,险之又险的避开了那次爆炸。

    当时,出现这个意外,可是把在场的其他人给吓了个半死,在看到许一凡没事儿之后,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当时的许一凡,只是模样狼狈了一些,整个人黑乎乎的,身上被爆炸的碎石给划伤了而已,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许一凡当时愣神了很久,等到他回过神来之后,第一时间不是去问炸药的威力怎么样,而是问刚才发生了什么,然而在场的人也说不个所以然来,他们也只是看到,在爆炸即将发生的时候,许一凡居然像一个轻功高手一般,瞬间就跑远了。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许一凡并没有声张,而是找盖剑等人,询问了武夫在遇到致命危险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什么危机预感的情况,而得到的答案是肯定。

    危机预感每个人都有,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武夫都会有,只是,每个人的预感强烈程度不同罢了,普通人因为不会习武,有不是修行者,他们的危机预感比较薄弱,除了遇到了什么生死危机的时候,才会出现,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

    武夫则不一样,因为他们习武,其各种感觉都要比一般人敏锐很多,江湖人尝尝说的有杀气,其实,就是危机预感的一种,根据盖剑说,当武夫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是可以提前发现,并且避开很多致命危险的,境界越高,危机预感越是敏锐。

    当许一凡问起武夫的真气的时候,盖剑却告诉许一凡,武夫虽然也会修习各种心法,但是,这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武夫真正的杀手锏还是他们自身,而心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他们提升体内的一口气,让其气机流转、存在、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

    像许一凡提到的真气,那一般是修行者独有的标志罢了,而这就是盖剑给他的解答。

    类似的问题,许一凡还问过其他人,而得到的答案,也都是大同小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许一凡才确定自己是一名修行者,而不是粗鄙的武夫。

    然而,确定了自己是修行者的身份之后,他却更加的迷茫了。

    因为许一凡体内除了那股弱小的不能再弱小的真气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练剑也好,还是跟李南北切磋也罢,他还是老样子,该挨打的时候,还是要挨打。

    更重要的是,许一凡通过盖剑他们,还有那个便宜的大师伯姜三甲那里,通过各个途径,弄到了不少关于修行者的书籍,除了圣地和魔道的书籍之外,其他修行体系的书籍,许一凡基本都弄到了。

    在翻看这些书之后,许一凡却发现,他所修行的口诀,跟这七大修行体系完全对不上,不管是佛门也好,还是道教也罢,亦或者是儒家,统统不是。

    搞到最后,许一凡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修行者,而且他的修行口诀到底有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继续修习下去,会不会出问题。

    只是,许一凡的这些担忧,没有人给他解答,而他至今在修行上,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因为搞不懂至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许一凡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包括好似无所不知的姜三甲,也没有告诉,至于姜三甲是不是发现了这一点儿,或者看出些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之间,就到了元符十六年正月初八,而这天,东海城来了一行人!

    这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来到东海城,他们并没有去其他的地方,而是直奔许府而来。

    这群人也不是什么陌生人,没错,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年前,曾经来过东海城的赵公公,他又来了,不但他来了,上次跟着他一起来的士卫,也都没有换人。

    赵公公一行人的到来,许一凡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于是,开中门迎接。

    本来,许一凡还打算摆香案的,但是,赵公公却说不用,在看到许一凡之后,直接拿出圣旨,就开始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许一凡制造炼铁厂于国于民有功,另为西征军提供军需,更是大功一件,着许一凡为西征军参将,于正月十六,动身去往康城,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上的内容简单扼要,无比的清楚,就是许一凡当官了,从一介布衣,摇身一变,成为武将,而且品级还不低,从五品的官职,这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在听到圣旨内的内容之后,虽然许一凡心中已经有所预料了,可是,他还是愣神了很久,才在赵公公的催促和提醒下,缓过神来,稀里糊涂的接过了圣旨。

    而赵公公在宣读完圣旨之后,更是片刻都没有休息,转身就走,无论许一凡如何的挽留,赵公公一行人就是不肯留下。

    赵公公他们来的快,走的也很快,当天到了东海城,当天就离开了东海城,前后也就大半个时辰的时间。

    对于赵公公一行人的出现,还是圣旨的到来,方士那边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他们既没有出面阻拦赵公公的往返,也没有去过问许一凡的事情,就好像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般。

    至于赵公公等人为何如此仓促的离开,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海洲,已经不归大炎王朝管辖了,而是归了方士,大炎王朝的圣旨出现在海洲,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而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当初,赵公公在得到这件差事的时候,他差点没也被吓死,如果这件事是别人安排的,他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找些关系,换个人来,可是,他是炎武帝指名道姓的要来的,没办法,赵公公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临行前,赵公公看着长安城,哭了很久,他担心自己这一次去海洲,可能是有去无回的下场。

    然而,等他到了徐洲,靠近海洲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甚至在他踏上海洲之后,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这让赵公公松了一口气,但是,也更加的紧张起来,毕竟,这种头顶上始终悬着一把刀的感觉,想想就吓人。

    这一路上,赵公公一行人可谓是风餐露宿,昼夜兼程,他只想早点到了东海城,把圣旨读完,然后就赶紧离开海洲,他可不想直接死在海洲,就算要死,也要死在皇帝身边啊。

    对于赵公公的仓皇离开,许一凡也能够理解,他除了找人护送了他们一程之外,还送去了不少好东西,除此之外,许一凡能做的事情其实也不多。

    许一凡现在是十分蛋疼的,炎武帝的旨意,还真让姜三甲那个乌鸦嘴给说中了,炎武帝不想让他痛痛快快的去长安,而是把他从东海城,直接给丢到了西域的康城。

    至于说参将的官职,看似很高大上,其实,一点儿实际的权利都没有,放在西征军当中,一个校尉的权利都比他大,许一凡都搞不懂,炎武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许一凡思来想去,觉得估计这是炎武帝的个人恶趣味使然,不然,真的无法解释这件事。

    圣旨已经拿到了,许一凡除了听从旨意,在元宵节过完之后,就动身去往西域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不过,在此期间,许一凡也开始他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