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全能代课老师 > 第四十九章 赵老你使劲忽悠

第四十九章 赵老你使劲忽悠

 在大明帝国时期“官话”就成型了,跟地球的普通话一样,都是以京城地区的方言为基础制定的,随着大明的舰队和铁蹄走向世界。

    如果没有后面几百年的混乱和屈辱,说不定如今汉语就是国际官方通用语言,哪还有英语什么事情。

    只是历史是已经过去的,没有那么多如果可言,但华夏却因此保存了完整的“官话”体系。

    除了极少部分地区还在使用方言或民族语言之外,大多数地方语言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因为各地方言影响,发音略有所不同罢了。

    这就形成了官话体系,与方言和民族语言处于并行的态势,大多数地方通行官话,也听得懂官话,只是地域内交流还是更多用方言。

    而且近代推行的文字简化运动,让蓝星文字和地球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推行《汉语拼音》的两个阻碍一就是没有标准通行的“官话”,二是统一的文字来统一发音。

    这两点其实都不成为阻碍,那么推行《汉语拼音》的标准自然就没那么难了。

    按照赵老所说,最大的阻碍也不过是,很多字词或者俚语发音不统一,担心会造成民众的反对。

    不过在杨正东看来,这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官方语言统一了,日常用语各有地方特色这很正常嘛。

    总不能全都一棒子闷死,必须得发这样的音才行,那不乱套了。等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等互联网时代到来,这一切都解决了。

    杨正东还记得穿越来之前,网络上流行晒方言呢。只不过好多零零后之类的,都弄不清方言怎么发音了,有的连方言都注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怕让普通话给消灭的渣儿都不剩。

    与赵老统一了汉语拼音的标准音问题,字典也就差不太多了,不过是将一两千个常用字标准化了就可以。

    前世地球出过常用字字库,最常用的字不过一千个左右,能排到一级字库的也不过三千多字。

    当然不常用字也会有,占的数量大概也有三千多字的样子,但是字典这个东西是给小学生用的,初中生就是用也会数量少很多,最多只安排那三千多字就可以了,而且这三千多字中还有不少是多音字。

    等到互联网时代爆发,各种电子字典、网络字典一出来,纸质版的字典都不会特别常用。

    只不过三千多字在字典中也是非常多的了,赵老他们编的上一本字典,常用字只收录了不到一千两百。

    看了杨正东的字典后,他觉得那本字典注释都是渣渣,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正东啊,我发现我想简单了,如果按照你的字典模板来做,恐怕原来那本字典,除了那些常用字之外,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光这些注释都得让我们这帮人头发都掉光了。我都没想到同一个字,只是音调不同就能有这么多解释,偏偏你的解释还……无懈可击!”

    赵老苦着脸说道。

    “确实是,咱们华夏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仔细研究都能写出至少三千字的故事。

    不过,赵老您也不要太纠结,还是说那句话,有些字不常用的注释可以先不弄进去,这样也能避免扰乱孩子们的认知,字典也可以有先行版、试用版和修订版嘛!”

    杨正东笑着说道。

    “你说得对,我们这帮老家伙不应该因为困难就不去做,这本字典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具书,先推动试用版,然后逐步完善。”

    赵老好像突然释然了,然后看着杨正东颇有深意笑着说:“相信总有一天会完善的,就算我们完善不了,不还有正东你呢吗?你自个儿就能将一本字典弄出五分之一来,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就能搞出比我们这帮老头子更厉害的字典,这次你做主编怎么样?这是有工资的!”

    杨正东被赵老弄的一愣,这怎么说着字典又扯到工资上去了,难道杨老师在你们眼中就这么爱钱?不过话说做主编,工资应该还不错吧?

    “别啊,赵老,我愿意免费奉上《拼音》和《字典》这两个,你也知道我有这么多学生呢,忙不过来啊!”

    杨正东才不傻呢,编字典是多辛苦的活儿啊。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头发向四周发展,地中海渐渐出现。

    “你这一共四十六个学生,我光一节大课就两百多学生,你这叫多?

    能者多劳正东!你还年轻,这些都是你的资本,再说了,这两个东西版权都有你的份的,尤其是《拼音》完全会属于你,到时候谁使用都给你掏钱,这多好的事情?”

    赵老开始尽情的忽悠,杨正东都有那么一瞬间心动了,想想后世的输入法那么多种,下载量那么大,钱应该不会少吧?

    “怎么样?想明白了吧?这可是青史留名的事情!”

    “想明白了!赵老,你再使劲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