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七十二章 捉生记(11)尾声

第七十二章 捉生记(11)尾声

后突厥几乎没有一日不是在动乱中渡过的,到了王忠嗣北上攻击,并大破其左厢十一部后,后突厥势力大减,等到檀石槐台战役结束后,突厥,作为一个汗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其麾下的牧户已经锐减到与回鹘、葛逻禄、奚人/契丹相差无几的地步,再次复起几无可能了。

    在此时,广大突厥牧户不禁想起了毗伽可汗时代辅助他大杀四方的暾欲谷,而眼下暾欲谷的女儿婆匐以及孙女余烛还在,蓝突厥的时代既然一去不复返了,暾欲谷的声望便凸显出来了,娶了暾欲谷唯一在世的后人余烛后,作为他的孙女婿的孙秀荣更是凸显出来了。

    在草原上,血脉关系不像汉地那样紧要,女婿一样可以担当大任,千百年来接着外祖父的力量大兴、复起的不计其数。

    何况,檀石槐台之役后,孙秀荣的声望在整个大漠一时无两,其又是暾欲谷的孙女婿,更是在众多黑突厥牧户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得到两万户妫州丁口后,孙秀荣这一两年寄积存的粮食、布匹自然全部耗尽,不过有了这些农户、匠户,他终于能让碎叶军彻底解放出来了,在锻冶上也能大展手脚了。

    他让大部分农户都在郁雨陵河周围接替碎叶军务农,一部分迁到具伦泊,接替室韦军务农,一部分迁到克鲁伦河南边,接替饶乐军务农,他没有食言,每户农户分发十足一百亩土地,并颁发田契。

    与怛逻斯一样,每户需要上缴三成的田赋,加上碎叶军收购的,孙秀荣每年能将粮获的五成左右放入粮库消耗。

    而在红山、具伦泊附近,由于大量汉人工匠的到来,采掘煤矿、铁矿,冶炼铁矿,回收硫磺,熬制硝粉、食盐等活计也走上了正规。

    对于汉人或者熟契丹农户、匠户来说,塞外虽然苦寒,但胜在管辖他们的官府公道,一年下来,他们所获远高于内地,这就行了,就算在大唐盛世,寻常人家一年下来又有多少结余?

    何况这还是在府兵制几乎破坏殆尽的时代?

    但对于孙秀荣来说,别的不说,单单河北道就有千万人口,朔方军、河东军、范阳军、平卢军的野战军加起来超过二十万,还不是眼下的碎叶军能够抗衡的,他依旧大意不得。

    同样,占据了辽东的渤海国也是在忐忑不安中渡过的。

    某日,孙秀荣再次接见了已珍蒙。

    “什么?你要本国下辖的船户?可是贵部境内并无大河可行船啊?”

    冬季,渤海国的使节已珍蒙再次到了郁雨陵,此时,孙秀荣已经有了新的盘算,不过他这个计划要完成,必须要渤海国配合才行。

    “那你就不用管了,我的交换条件是,贵国可将黑水以北的靺鞨人、室韦人全数纳入管束,本部不再过问,再者,若是安禄山胆敢发兵攻打贵国,本部会南下幽州牵制,这个条件可以写入文书,本督可以亲笔署名”

    已珍蒙笑道:“大都督,眼下这境况,你还自称本督?”

    孙秀荣知晓他的意思,“你若嫌这个称呼不妥,也行,本汗最近刻了一方大印,是用西域极品瑟瑟石刻制的,这种石头在东边诸部无人知晓,在西边却鼎鼎有名,叫桃花石”

    “还是博格拉汗之印?”

    “非也,承蒙拔悉密部、同罗部、仆固部、拔野古部、室韦诸部、契丹诸部、奚部、怒皆部等部首领推举,本汗已于前几日就任博格达汗,该印已经刻上博格达汗之印文字,还是汉文、突厥文两种文字并举”

    已珍蒙心里一凛,暗忖:“刚才他所说,除了契丹、奚部,其余估计都是真的,而奚人五部实际上已经有两部成了他博格达汗的部属,奚人五部只剩下三部,在大漠草原上,除了回鹘人,他已经是最强大的部落首领了”

    “刻下汉文、突厥文两种文字,突厥文自不待说,那是以突厥人的继承者自居啊,刻下汉文,啧啧,其志不小啊,不过对于本国来说,他的野心越大越好,若是太小了本国就不安全了”

    次年春耕之前,渤海国信守了承诺,从国内给孙秀荣经过岭东室韦的领地送来了一千户船户,孙秀荣自是大喜过望,实际上,此时的渤海国依旧是一个奴隶制国度,他处处效仿大唐,对于农人十分看重。

    但对于匠户则还是当做奴户看待的,其中打制兵器的匠户待遇好一些,其它匠户地位十分低下,以一千户匠户换来霫部博格达汗的签名承诺文书,对于大钦茂来说求之不得。

    而对于孙秀荣来说,匠户可是能与碎叶军相提并论的人,这一千户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霫部后,孙秀荣立即解除了彼等的奴籍,还为他们设置能够定时收取俸禄的待遇,让他们一下就归心了。

    这个世上,能够过得好的普通百姓并不多,勉强过得下去的时代就成了“盛世”,而在孙秀荣的麾下不单单是能够活下去,而且能过得很好,两相比较,什么大义,什么名分完全是过眼云烟。

    对于他们来说,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