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原委

下,里长来了之后,就指着陈才道:“把他的嘴堵了,绑了关进柴房,明日和小赵氏一起送去廷尉府!”

    这年头可没有偷人沉塘这一说,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就行生娃之事,也是不被允许的。

    得判光身子游街,然后罚三年以上的苦役。

    “赵寡妇也一样,绑了扔柴房,跟这狗东西关一块儿!”里长是真气得七窍生烟。

    恨不能活撕了这对儿狗男女。

    这时有妇人七嘴八舌地跟里长告状:“里长啊,这赵寡妇一大早就到灶房找事儿。”

    “她好像生怕四儿他娘给你家帮忙似的,动不动就将宋六郎给惹哭。”

    “里长,您说这赵寡妇是不是存心来搅和的,想把您家的婚事儿给搅和黄了呀?”

    妇人们看似在问里长,事实上她们这般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就把这件事下了定论。

    赵寡妇就是想搅黄里长家的好事儿。

    就连里长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里长就骂家里人:“这种瘟神,你们就不想着点儿早些赶出去!”

    家里人也委屈啊,大喜的日子咋好赶人?

    但没人敢吭声,因为她们现在也后悔当时没把赵寡妇给赶走。

    有人把赵氏和宋三儿给扯了来,宋三儿看着里长漆黑的脸连忙摆手解释道:“里长,那贱人真不是我们找来的,昨晚我还骂过她,说您家也没请她,她跑来凑啥热闹了。

    她说她只是来送个礼沾沾喜气,回头就走,今儿不会来。

    谁知道昨儿天都黑了,她衣衫不整地跑到我家,说是刚出村就摔崖坎儿下头去了,人摔晕了,等醒来天都黑了,她不敢回家,只能来我家借住一晚上。

    她那样事儿我也不可能赶她走,不然万一半路出事儿了咋整?

    您要是不信就问问我二哥二嫂,我说的是真的!”

    宋三快哭了,他可不敢得罪里长,里长别看不是官儿,但手上的权利大,人家可以在赋税和兵役劳役上给他小鞋穿的!

    赵氏担心妹妹,可这会儿更担心自己。

    怕被妹妹给连累了。

    也连忙附和宋三的话。

    里长家的三媳妇道:“你们现在说这些有啥用?你自己的妹妹你不知道是个啥好玩意儿,今儿不知道送走,难道也不知道看着她么?”

    有人附和:“可不是咋的!”

    “不会这两姊妹打的一样的主意?”

    “那在灶房干活儿的张寡妇会不会也是一伙儿的?”

    说到这里,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不远处抱着六郎的张翠翘。

    张翠翘还没开口呢,六郎就张开嘴哇哇大哭:“小姨坏!小姨打我!小姨抢我的吃的!小姨说要把我卖了……”

    他这么一哭,大家就想起早上六郎衣裳鞋子都不穿,哭嚷着跑来找张翠翘的场面。

    于是再没人怀疑张翠翘。

    倒是有人怀疑起赵寡妇是不是想趁着人多事儿乱宋家人顾不上孩子,便把六郎拐去卖了。

    至于为啥她先来里长家,六郎后跑来……那还用说?

    一定是赵寡妇想弄走六郎,六郎跑走藏起来了,赵寡妇这才跑来里长家找呗。

    后来六郎跑里长家来找张寡妇,她又蹦跶出来想要弄走六郎,六郎不干,她就一再作妖……

    可以说劳动人民的双手是勤快的,脑子也是能干的!

    瞅瞅这思维发散得,不去廷尉府当差简直是浪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