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山上种田那些年 > 第四十六章 盘算

第四十六章 盘算

 下午的事说多不多,山上很清闲,等到浇完地后便歇息,陈屿翻看道卷,最近他在琢磨自己的书该怎么写。

    尚未动笔,观中有笔墨和砚台,唯独少了书写的纸张。

    不是没有,但太少,不够他祸祸。

    写书是个自我梳理的过程,有时候脑袋里想的东西总归还是得书写出来才能发现问题。

    到时候真成书册了,还可以阅览日日温习,增添删改的同时理顺思绪,免得跑偏掉。

    尤其关于修炼之事,更是马虎不得。

    这几日他在筹划着下山一趟,去次县城,一来买些吃食,主要是油盐酱醋,还有面。若是能找到姜的话也买些,八角等香料同上。

    二来,则是买纸张和抵清。

    后者又叫‘郭净’,意指家宅清净,音同‘锅净’,是一种本土拿来洗刷锅具的用品。能去油污,类似口碱、块碱。云鹤观中原本备有一些,不久前用光,昨日过锅油炒后才发现清洗着实麻烦,始终有股滑腻感在指尖。

    又烧了两锅沸水才勉强洗净,去了油渍,好在山上柴火不缺。

    “下山不急,等着春黍收割再去。”

    回山时五刚月中,泼了一袋灵液,药田里的春黍长势良好,如今已经抽穗,带了些许金黄。

    灵液培育后的春黍不仅长得快,而且壳薄粒大,一串穗上能长出近三十粒。

    记忆中,此世的春黍不同于上辈子见过的那种被称作黄米的‘黍米’,产量和口感都要好上不少,不过普通的春黍依旧不可能长到这种程度,一串穗上至多二十出头,空壳瘪壳很常见。

    “杆柄硬挺,不似其它那般歪斜。”

    粮食作物是最为容易生病的,各种虫病,不过眼下这片田里的春黍没这问题。

    陈屿想着收割后算算总量,然后打磨一些试试,万一有副作用便及时停下,不再用灵液浇灌。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目前来看灵液与灵机一样,虽然功效比不上,但变化都也都是倾向正面,除非吸收不了被撑过头才会引发不良。

    大概就这两天了。

    算起来,春黍种在木板里待了一段时间,接着结种后又立马播撒在田里,如今一月过去,却是比山田那边早了太多。

    摩挲下巴,他寻思若来得及,应该还能在种一批,当然前提是这些春黍真的没什么问题。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第四批培育里就得再加一些元灵根,省得往后不够用。”

    一根白棒子能催化出一根元灵根,内含八到十一枚气珠的灵源,相当于四到五袋灵液——虽然已经用上了竹筒储备,但他还是习惯用袋来形容,而且一筒的量有多有少,依着竹筒大小,而水囊则要规整许多,方便记忆。

    “一次施加浇灌需要一袋,药田里这些用了两次,若是扩大的话估计得加一次浇灌。”

    一月三袋灵液,这个量说多真不多。

    三袋灵液便能换来丰产与提前数月的催熟,在他看来完全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