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北之虎 > 第365章 教导师

第365章 教导师


    “理当如此。”  布劳希奇对于叶重的爽快  十分高兴。

    “  作为未来一种可能装备整个东北军的武器,  我想,  在做出决定之前,  我有必要去亲眼目睹一下。”叶重暂时没有回复编练教导师的议案,  而是站起身来。

    参谋总部也有专门的射击场地,  很快,两挺比起mg08要小巧得多的  掠影  分别被两个士兵端了过来。

    士兵将机枪可收放的两脚架打开,  装好弹匣,然后趴在地面上  ,  对着800米外的目标  扣动扳机,  弹匣中的子弹很快被打完,  士兵又迅速地更换好另外的弹匣,  如此往复一两次,  木板人已经被打得满是弹孔。

    “  我来试试吧。”  叶重接过士兵递过来的机枪,直接端在手里,便扣动了板机。突突突的子弹飞速打出,  子弹大多打在了目标之上。

    “还不错,  只有10来公斤。”  叶重将机枪递回给了士兵道。

    “就是取消连杆回转轴这一个零件,就简化了多少加工环节,减少了多少枪机出故障的机率。并且掠影式在枪机上还开创性的开了几个容纳污垢的槽,更加加强了掠影式的环境适应性。”  蒋方震道,“掠影式最为革新性的设计,还是他的快速更换枪管系统,  不管上没有上过学,识不识字,只要他有手,他就可以一手握住枪管上的提把,搬起这个把手(枪管固定栓),往前一推,就能轻松的把枪管卸下来。  射击精度高,容易控制。”  蒋方震在旁边解说道。

    “  整枪不含弹匣的情况下重9.65公斤,口径7.92mm  可与东北现在的制式步枪子弹通用,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960米,  理论最高射速490发每分钟,  可单发,也可连发。  弹匣容弹量30发,  不过通常只能装到29发子弹。  装上弹匣的时候全枪重10.4公斤。  若要说这枪有什么缺点,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便是弹匣的供弹量太少了。  不过考虑到重机枪已经柄制到排,  并且每个排有4挺轻机枪,  经验老道的士兵完全可以将中间的时间差避开。”

    “这玩意产量怎么样?”  叶重问道。“别整出个艺术品来,  光是好用,  产量提不起来也不行。”

    “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目前月产180挺,  三个月后可以提高到月产500多挺。”蒋方震道。

    “这么高的产量?”  叶重吃惊道。看到蒋方震点头后,  叶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按这个速度下来,两三年的时间内就可以给整个东北军都装备上了。

    “那就是它了。”叶重道,“布劳希奇中校,  你提的这个方案是不是有些类似现在德**队的建设?”

    “  是的,巡阅使阁下。”布劳希奇点头道,“  参谋总部在为日后的扩军做准备,对东北军现在的提议,也是参谋总部对日后扩军方向的探索。”

    德国的军制到现在为止仍然还是世界上最完善的,  日本陆军,北洋新军无不是参照德国的军制建设起来的。  叶重心头暗自一震,这应该就是德国国防军的前身了。

    “兴帅,那教导师的事?”蒋方震试探着道,  军费每年都是有预算的,  如果不是遇上战争,  不能随便挪用其他的费用  。  本来按布劳希奇的提议,是将师属炮兵团的75mm口径火炮  缩小到36门,  另外增加18门105mm轻型榴弹炮  和18门105mm重型榴弹炮或者加侬炮进去的。  不过出于成本的打算,  参谋总部否决了布劳希奇的提议。  饶是如此,大量的冲锋枪,  轻机枪以及重机枪  还有迫击炮,汽车添置到军队中,也是不小的消耗。

    “可以搞,  另外两到三年内,  填满东北军轻武器的编制。”  叶重道,“  这次我弄到了一笔钱,  到后年再从财政上拨点款,应该是够用的。”

    “  兴帅。  参谋长,”  接到通知的萧迪赶了过来。

    “  这次不仅要搞,还要大搞。”  叶重道,“布劳希奇中校,  我打算在营口  用1700万日元建一个能小批量生产u型潜水艇的工厂,另外再用3000万日元建设起一批现代化的金属冶炼工厂,希望得到贵国的帮助。  另外这份组建教导师的方案也如期执行。”

    “  可以。  很乐意能帮到叶巡阅使,还有你的东北军。”  布劳希奇略带讶色,点头同意了叶重的要求。从目前看来,东北整军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德国人此时跟苏联也开始了合作,不过似乎东北这边更具有实力,  无论是驱逐机,  轰炸机,还是新出来的机器上,  又或者现役的火炮性能,  此时的东北都不是苏联能比的。

    “本来东北军的装备就比较不错了,以掠影式轻机枪,mp18冲锋枪,  军用卡车,补充战防炮,  重迫击炮。  一个师装备多填230多万进去,  差不多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蒋方震点头道。不足400挺轻机枪看似很多,  其实造出来也就10万元成本不到。冲锋枪还要便宜一些。  不过大多数军火往往是买得起,用不起,  日常的维护,训练,以及后勤上的压力这一连串的加起来,花销就大了。  吃起子弹来更是惊人,  如果不是有了一个超大型的铜矿,以东北原来每年六七万吨的铜产量想要装备这些家伙,做梦都别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