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北之虎 > 第386章 脚踩两条船的德国

第386章 脚踩两条船的德国

省的,不过东北军不能裁。  ”

    “地方军队是太多了,  我这边平均到下来,每个省区大概也只有三四万人,  比起关内各地督军,  真要是算下来,  东北军还要再扩充一些才比得上。  另外热察特区,  名字还是改成热河省。”  叶重笑道,热河,  察哈尔,  绥远升格为省后,  再加上新疆,  青海,  甘肃,陕西,  蒙古行省,  黑龙江,吉林,奉天省,  山东,  还有占领区内的海参威等四个特区。  叶重手上握有的地盘将达到空前的,12个省4个特区。

    “现在民国一些省份的军队确实严重超编了,  光是河北,河南,湖北三个省加起来,地方军队就超过了30万人,  这点很不合理,  要裁撤下来。”  两年的休养生息让东北的实力更胜往昔,  再加上苏联方面列宁重病不起,  权力争斗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与直系摊牌的时候也快到了,  能用政治上的手段削弱直系自然是最好的。

    在场的人听到叶重的话,面色微微一变,  让曹锟裁军,  就算曹锟答应,  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也未必会答应。  弄不好民国会再度爆发起一场大仗。

    靳云鹏有些担心地道,“  这,  恐怕直系方面不会同意吧。”

    “  地方上终归是要服从中央的,  要不然每个省无限制的扩军下去,  国家哪里负担得起,  一个内陆省,又不是镇守边疆,哪里需要十多万的军队,  四五万顶天了。  ”叶重道。  “  美国  不比咱们民国小多少,整个国家现在也就三十万军队左右。”

    周学熙道,“  我同意兴帅的观点,  国内的军队是太多了,财政上负担不起,  军队必须要裁下来。”

    “我原则上同意,不过有一丝希望,还是要尽可能避免内部的战争,  民国这些年的实力大多浪费在了内耗上,外交部对外说话就没有了底气。”  颜惠庆道。

    在座的至少还是都想将中央维持下去的。  而周学熙,  颜惠庆等都是心有抱负的人,  并不甘于民国长久的军阀割据。就是靳云鹏也并不想看到中央政令足不出户的情况  发生。  至于王怀庆这个马桶将军压根就是来打酱油的。

    这个小型的会议散会之后,  徐世昌按捺不住地将叶重拉到一边,“  削曹锟的兵权,  曹锟还好说,  可吴佩孚完全就是个火药桶,一碰就会炸的,  到时候要是起了战争,那可是好几十万人的大仗啊,  兴武,你有没有把握?”

    “  若是有把握,  舅父打算如何?”叶重反问道。

    徐世昌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圈,“  若有稳赢的实力,  削曹锟兵权一事,自然可行。  河北,河南,  湖北三省皆战略要地,  下了这三地后,  民国一统便指日可待了。  真要是动起手来,  兴武你能抽出多少军队  ?”

    “  明年从中央陆军部颁布裁军令,  到可能的兵绒相见  也得好几个月的时间,  东北方面至少可以调集三十万以上的军队。”  叶重道。

    “  三十万,  还是有些少啊,  西北那边靠不靠得住?”  直军也有三十多万,在徐世昌看来,这并不保险,  而且以徐世昌惯有的思维,  西北那边已经安定下两年多了,  当地的军队是否还会奉命参战仍然要划上一个问道。

    “  东北军的控制权舅父不用担心,  别说是西北,就是新疆我一纸调令照样可以把军队调回来。”  叶重道。“  直军战力也十分不错,  但真要是跟东北军打起来,还是差一些的。直军虽然人数看上去不少,不过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机枪等装具上都和东北军有不小的差距。  士兵,军官作战经验也是无法与东北军比的。  ”  叶重还嫌三十万人有些多了。

    “好,打仗上你比我懂,  既然兴武你这么有信心,  那就搏一把!”  徐世昌咬了咬牙道。

    “赢面上还是很大的,  直军地不过三省,  舅父你现在的声望又不比当年臭名昭著的安福系。  而且裁撤地方军也是名正言顺,  天时地利人人都占了。  当然,曹锟能主动裁撤军队自然是最好的。”  叶重说到这里也有几分不信,以吴佩孚的臭脾气很难服软。

    “  今天这么多人在场,  兴武提出来,  难道就不怕走漏了风声?”  徐世昌问道。河北毕竟是曹锟的地盘,  虽然王怀庆手里的一个师不会叛乱,但还是有些变数的。

    “兵围北京,曹锟没这么大的胆子。”  叶重不以为意地一笑,吸取了上次在北京的教训,  来北京之前,  已经调了一个改编师抵达了怀来县,  怀来县属于察哈尔,  距离北京不过**十公里。真要是有什么变动,  便能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北京。  一个改编师光是汽车就装备了280多辆,  怀来到北京又有铁路,叶重有充足的时间在河北军赶到北京之前脱困而出。

    “对了,听说兴武拉拢了中央的一批人去东经投资?”  徐世昌问道。

    “嗯。”叶重点了点头。“收益还可以,大多两到三年内投资便可以完全收回成本。”

    “这点做得漂亮,  我们在中央的支持率可是又上升了不少,  就连以前的孟恩远,张广建等保持中立的人现在也开始偏向于我们了。”  徐世昌满意地道。  这便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了。而且钱还来得名正言顺,不用再担心收刮民脂民膏惹上骂名。

    参加完徐世昌的寿宴,叶重便带着许楠以及两个小孩返回了奉天城。

    “东北建造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u型潜水艇?  ”  叶重刚回来没多久,  蒋方震和文山便一前一后的出现在了叶重的办公室,  刚好看到叶重桌子上还没合好的文件。

    “是啊,  不过几十万块钱的造价,  花了几百万都没研制出来,  现在还是在德国人的帮助下  造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已经与德国原厂的性能相差无几了。”叶重也是一脸的笑意,  “有了这个家伙,  就更不用怕日本人了。”

    “卑职这里倒是有一份阎宝航送过来的情报。”  文山道。“消息可坏可好。”

    “什么消息听上去这么复杂?”叶重笑道。

    “苏联这几年出现了大规模的裁军。  并且阎宝航与苏联境内仇视苏维埃的部分人员搭上了线,  德国人与东北开展军事合作的同时,  也在帮助苏联人编练军队。  很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  包括军事技术的开发。”

    蒋方震皱眉道,“有这回事?”

    看来历史仍然有着强大的惯性,  苏联还是与德国合作到一起去了,  叶重吸了吸气打开一副世界地图,  “从政治上讲,德国和苏联现在都是被孤立的国家,  便有了合作基础。”

    “而且在德国看来,苏联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应该也更有发展潜力。”

    “另外从地缘上讲,  德国和苏联靠得更近,  苏联的一些资源也更容易输入德国境内,  合作起来也方便。  德国需要苏联的资源,  苏联需要德国的技术,  走到一起去倒是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怪不得德国最近的合作比起以前降了点温,原来是找到新欢了。”

    关于德国与苏联也展开军事合作的信息,叶重敢肯定至少八成是真的。

    “那怎么办,  若是少了德国人,虽然民国照样能崛起,  不过却要走很多弯路。  若是苏联人的成长速度快过我们,  以后可是莫大的隐患。”  蒋方震皱眉道。

    叶重摇头道,“  东北的工业基础比起现在的苏联要好一些,  德国已经在东北设了十几家大型工厂,  包括容克,克虏伯,莱因金属公司等等,  倒不致于终止和东北的合作,  最多只是力度有所削弱罢了。  对了,阎宝航有没有提到苏联削减了多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