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师生

第二百二十九章 师生

    第二百二十九章 师生

    说到这里,董局长双手插腰,眼睛望着窗外,那架势,似心潮澎湃,似运筹帷幄,大有要颂出“今日长缨在手,何事缚出苍龙”诗篇的架势。

    他说:“两年前,有人要整我,后来怎么样?我安然无恙,我稳坐钓鱼台,岿然不动!我是谁?我是董明珠,单凭这名字就是一不灭的明珠,再说,我后面有更硬的后台,记者又怎么样?我不怕!”

    但说归说,当从窗边回转身来看见丁奇莫名地望着自己时,又想起这记者、这网络始终是闹心的,是不能让人“稳坐钓鱼台”的,还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于是又对丁奇说:“发什么呆?赶紧回去调查一下,记者是哪个?是谁弄进来的?明天告诉我。”

    丁奇听此说,不发呆了,大声地回应了一声后,就溜溜着要走了。

    其实,他刚才莫名地望着董明珠,不是发呆,而是在想:姓董的也是神经病一个。

    丁奇刚出门,董明珠又喊道:“回来。”丁奇一回来,董明珠又说:“回去准备一下你们这次媒体城投标的方案,下周我们要公开收集方案,当场公布,当场评分,公平竞争。”

    丁奇喊了起来:“妈呀,局长大人!这个我可弄不了,你放过我们吧。”然后又小声地小心翼翼地问:“局长,这公开评分,你是真的还是假的?”

    董明珠冷冷地说:“我从来不告诉你什么假的东西!如果放过你,那你也就放弃这笔业务了!”

    丁奇又喊了起来:“哎哟!我的局长大人!这可不行。我们弄,我派人弄。”

    董明珠又冷不丁地说:“你们那个营销部副经理呢?我听说他的文笔不错的,方案交给他弄,马上回去布置,去吧,别猪头猪脑的!”

    飞扬集团并不知道苗青辅私下的勾当。当然,也许苗青辅事情做得圆润,谨慎……

    苗青辅这天去给美丽的员工讲课时,却煞有介事地向总裁方勇作了请示。他请示的理由是,兄弟单位,要多合作,既然人家请我去,我也就莫倚老卖老,说不定我这一讲,还增加了更多的粉丝,粉丝一多,飞扬今后就不愁吸引不来人才。

    如此和林美秘密合作后,就面对美丽的一百多名员工,作了一场“打破思维的惯常定势”的演讲。演讲是他苗青辅的强项,到任何一个地方他离不开这一工作的展示,何况现在是和美丽合作。

    一上台,他就像处在四月发情期间的哺乳动物,扬着手,声音铿锵地喊说: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

    我这里先来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实验。

    我有一个朋友,他于一天拿出一张纸,说有两个问题,要我配合他作个实验,待会把答案写纸上,我同意了。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八个小孩,其中有三个耳朵聋,两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

    我刚要回答,朋友制止了我,又问我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三个候选人的一些事实: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八到十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两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食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斗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我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朋友告诉我: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阿道夫.希特勒。

    我听了答案张大了嘴巴。朋友问我你是不是为人们选择了希特勒?那你会建议那个妇女去堕胎吗?

    我说:这个问题不用考虑,我们受优生优育教育多年了,都生那么多歪瓜劣枣了,就别再添乱了。我建议她去堕胎。

    朋友告诉我:你杀了贝多芬,她是贝多芬的母亲。

    我又一次张大了嘴巴。朋友说:吓一跳吧?本来以为你认为很好的答案,结果却扼杀了贝多芬,创造了希特勒。

    好,我现在就这个实验做个总结:在座的各位朋友,尤其是从事管理、营销、人事和企划的朋友们,请你们记住: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

    一下子,苗青辅的演讲就完全吸引了台下的每一位。接着,他说:在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的惯常定势。

    思维惯常定势的形成,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很大的惯性,一旦定型之后就极难改变,因为支撑思维惯常定势的,是思维主体所具有的实践目的、价值模式和知识储备等内在因素。

    有很多朋友和同事问我,苗青辅,你把天花吊顶的业务做到体育中心,是怎么做来的?人家首先根本没有考虑安装你那样的板材,为什么后来你做成功了?

    我说,一句话,打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永远不要说不可能!

    关于这笔业务的做成,不管它多与少,大与小,其事物的本身就是一次创举,一个奇迹,因此,我从不贩卖它的过程,我只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对营销员来说老掉牙的故事,但对营销员来说,又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故事。

    在美国有一间鞋子制造厂。为了扩大市场,工厂老板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调查市场。那名市场经理一抵达,发现当地的人们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回到旅馆,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当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当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赤足,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心中兴奋万分,一回到旅馆,马上电告老板:“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快寄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这就是人们在面对某种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两种思维。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有什么样的思维,便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作出什么样的判断,便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无疑,我在向京某体育中心推销天花材料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