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 > 第三百零一章 经理

第三百零一章 经理

    第三百零一章 经理

    很多人在销售战场上拼搏几十年,直到老死,也没有进步。为了讨好客户,半夜还在呕吐沉醉,可是面对的仍然是客户冷脸,业绩亏损,荒废半生。

    沈涛比公司很多销售经理年轻,他才工作不到三年。

    他不喝酒,也基本不做客户三陪:陪酒、陪唱、陪小姐。

    然而,他将完成率低于50的市场很快200完成任务,并完成90的区域市场份额,创下奇迹。

    而且,谈判,从无一败。

    区别,就在于他掌握了一个秘密——fbi的完美销售理论。

    “都说我们这个行业里,市场份额达到20叫垄断,50叫奇迹,90叫什么,大家知道吗?”

    沈涛意气飞扬的在讲台上演讲,抛出问题后,适时停顿,自信中掩盖不住得意。一年前,他的80计划,最后变成了90,哪能不让他得意?

    尽管,台下坐的都是飞扬公司方勇、销售总监、还有级别比他高很多的大区经理、区域经理。

    他不过是一名实习区域经理,负责吉林省一年多时间,这本身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了。飞扬进入涤行业之后,很快成为了这一行业的龙头公司,有ac尼尔森数据证明,消费者在被问起知道洗涤什么品牌的时候,70的消费者第一反应都说飞扬。这就是第一品牌提及率。

    在这样一个大公司里,能在三年里做到实习区域经理,而且是公司里最年轻,唯一的80后区域经理,已经是个非常牛的业绩了。

    这个业绩,足以写入飞扬销售史。

    今天的沈涛得意得有些嚣张,他刚刚取得一个堪称“空前绝后”的业绩:飞扬在吉林的市场份额居然达到了90!

    这不但是全国第一,还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80的区域市场。遥遥领先全公司平均份额点数差不多一半。对比他接受前吉林的同期数据,也增长了35个点。

    而且,在这个份额上,他对比200完成了销售指标。这也是公司第一,而且是唯一。

    所以,今天他的得意是有资本的。

    他有那个底气,向一屋子领导卖关子。

    沈涛牢牢记着他自创的fbi宝典:统率对方——要么不说话,要么就说到别人的灵魂里,刻进骨头里,让对方永不忘记。

    尤其是今天,面对老板以及各资深领导做实习总结陈词,做得好坏,足以影响他的职业一生。

    “叫什么呢?”沈涛又重复一次,看着满是期待的脸神,沈涛大声说,“叫,oh,my god!”

    满堂大笑,领导们似乎都用宽容的心态来关注公司里唯一一个80后的表演。

    方勇笑得很开心,北中国区总监李伟笑得很欣赏,只有湖南区大区经理高剑没有笑。不管他,沈涛知道他在为白天的事情不高兴。

    还有一个人的笑,沈涛很在乎。他昨天三十秒就勾搭上的美女——酒店的销售经理正装着为大家倒茶,托着茶壶看着他。

    沈涛悄悄抛过去一个眼神,又赶紧离开她,扫视全场,在直接上级兼导师的大区经理李伟身上停留了一下,最后停在了方总那笑着的脸上。

    “那我为什么能取得这个成绩呢?”沈涛又抛出一个问题,抓住全场的注意力。

    在大家的注视中,沈涛整理一下衬衣领带西装,并突然从兜里掏出一副墨镜,慢慢戴上,还不忘记用手梳一下额前的头发。

    然后紧闭双唇,酷酷地说:“因为我从不当自己是一名普通销售人员,我是fbi。”

    全场又是一阵大笑。

    演讲效果全有了,沈涛再不搞笑,认真说到:“我根据在飞扬学到的东西,结合实际,总结出一套销售理论,也可以说是销售模式,就叫fbi。根据一年多的推广,它帮助我取得了90份额,200销售业绩的伟大成绩。同时,我对客户的谈判,从来没有失败过。现在向方总裁,及各位领导细细分享,并请指导。”

    沈涛翻动着ppt,激情讲诉着自己的fbi理论。

    这fbi,可是90市场份额的秘密,200业绩的秘密。

    “fbi:代表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这也是我们公司的文化与信条。同时,它也是我无往不胜的销售宝典。

    可以说,一个伟大销售与一名普通销售的区别,就在于它是销售人员还是fbi。

    很多人都知道,销售首先要做市场调查,谈判要做客户调查,也就是我们说的市场渗透与客户渗透。

    可是,怎么调查呢?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呢?

    调查是一种寻找,你寻找什么呢?关注什么呢?

    ——focus on 41

    寻找关注4个渠道的客户,客户公司里的4个关键人。但最关键的是,那‘1’个客户,客户公司里的那‘1’个人!

    做好市场渗透与客户渗透之后,面临着市场思考、市场管理与组织培训。focus on 258,告诉你如何思考市场、管理市场与组织培训。

    bee(蜜蜂),告诉你如何在团队中完成销售;

    baby(婴儿),告诉你,面对客户不败的谈判宝典。

    i am(我是谁),告诉你,一个销售人员、专业经理与顾问级销售要怎么做。”

    沈涛仿佛又回想起一年前,自己在长春三个月的渗透,找到了关键客户胖海。

    又回想起一年前,自己在长春大佬“胖海”办公室的谈判,自己从容沉着,寥寥数语就拿下了他。

    那天下着大雪,那天他说的最多只有一句——“还有没有?”

    也就是靠拿下他,奠定了吉林今天成绩的重要基础。

    “你想做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还是一个伟大的销售人员?”沈涛刚到吉林,导师兼领导李伟这么问他。

    “当然是个伟大的销售人员啊!”沈涛憧憬着,一名伟大的销售人员,好响的名头!这个名头后面,似乎还隐藏着更有魅力的梦想:靠海的落地窗,慵懒的波斯猫,还有一头金发的年轻女郎,太阳伸着懒腰起床的时候,一辆加长的悍马静静在大门外等候。

    好美的图画,伟大的销售人员是不是都应该拥有这些?

    “那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知道如何做伟大的销售人员吗?”李伟继续问。

    “不知道。”沈涛确实不知道。怎么才算伟大呢。

    “一个普通的销售人员,即便他再优秀,他眼里只有销售,只有指标,只有客户,只有市场,只有行业,只有增长率,只有市场份额,只有门店执行,只有销售技巧,只有拜访流程,只有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

    “可这些不正是我们要做的吗?”沈涛疑惑了,这些正是公司培训教给他的东西。

    “不对。”李伟站起来,出神地望向远方。v8雪茄飘出浓浓的烟雾与淡淡的幽香,很久很久,李伟才说:“我告诉你,一个伟大销售人员的秘密。”

    抱着这个秘密,沈涛来到这个飞扬并不特别优势的吉林市场,不沉迷于日常工作,不沉迷于现有渠道与客户,甚至跳出了洗涤行业。

    他思考了三个月。

    然后来到胖海的公司门口。

    胖海拿着他的名片,吃惊地说:“我是一个卖服装的,你是卖洗涤的,不相干啊。你找我干什么?”

    沈涛笑着说:“你不止做服装吧?那个卖品牌咖啡的公司也是你的吧?”

    胖海闻言冷冷的看着他:“出去!”

    “我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查税的。我还会再来。”沈涛出去了。

    第二次,沈涛带着飞扬的产品说明又来到冷冷的胖海的面前。

    “质量、技术什么的,我就不详细说了,也没有必要。任何内部优势总是在外部体现价值。品牌就是我们飞扬的价值。”沈涛重点讲诉了飞扬的销量,尤其是批发渠道上的销售优势。

    第三次,沈涛讲了飞扬在零售的开发策略。胖海还是很冷淡。

    第四次,沈涛讲了飞扬对客户的支持政策,包括费用税票等。胖海冷淡依然。

    第五次,沈涛就带着合同去了。尽管,他知道胖海还是会很冷淡。

    “你说,你那天为什么就敢突然的带着合同来呢?你知道我会签?”这个问题困惑了胖海很久。

    “等我离开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你。”

    沈涛站在讲台上,讲诉着他的fbi,这个fbi,就是他在李伟的伟大销售人员秘密上开发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武器。

    从下面领导赞赏的表情,他知道,他就要离开了。

    他即将告别吉林这个小省,告别区域经理前面“实习”这个定语,走向更有挑战的地方。

    他就要回去告诉胖海,为什么他知道那天他敢确认他能签下那个合同。

    因为,他从胖海的关联公司里,看到了净洁——飞扬最大的竞争对手的产品陈列,而且是很全品种的陈列。

    用胖海当初那句话说,他一个卖服装的,怎么会卖洗涤呢?

    可是,第四次拜访后,胖海不但卖了洗涤,还卖了洗涤的第二品牌,净洁。

    原因只有一个,胖海要做飞扬。卖净洁的原因两点:一,从净洁那里更清楚地了解飞扬,要了解一个品牌,最好的办法是去问他的竞争对手。要想从它的竞争对手那里问很多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你告诉他,我要做你的生意。

    二,胖海要靠净洁给沈涛施加压力。净洁的利润、费用支持、报销流程、信贷很多方面的条件都优于飞扬。胖海希望从飞扬那里,也拿到这些方面的优惠条件。

    但是,沈涛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些,都不是胖海最关注的东西。

    胖海不可能做净洁。

    胖海也不可能往洗涤发展,甚至那个咖啡都不是他的经营重点。

    胖海的生意最大重心,是服装。服装,给他更巨大的利润。

    但是,他服装生意的最大弱点,他税票进项不够。

    所以,他需要一个产品,在市场上走得很快,能给他税票进项的产品。当这些产品到了他的仓库之后,剩下的,就是他的事情。

    他做咖啡的目的就在于此。不在乎咖啡能赚多少钱,销得快,跟得上他服装税票需求才是重点。

    很多伟大的品牌,销量巨大的品牌,在批发这个渠道上,就是因为胖海这样的中国商人,因为他们这些不良的操作,而导致窜货严重,市场价格混乱。最后,这些品牌在批发渠道上市场烂了,基本没有办法改回来。

    很多名牌产品,出厂20块,批发卖出来,只能卖到17块,工厂返利怎么补都补不上。原因也多在这里。

    这是一个富贵病,只有知名品牌才能患的病。不知名的品牌,想患都患不上,因为销售不够快。

    很遗憾,飞扬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净洁在批发渠道上退出很多政策,想患上这样的病,但屡屡不成功。

    如果品牌在上升过程中,患上这样的病,可以通过价格杠杆,调动中国大地上无数批发商为你品牌做分销做推广,让你的品牌快速增长。

    但如果你的品牌做到飞扬这样了,你就痛苦了。价格倒挂,窜货横行。想治理吗?难。很多公司推出各种办法,包括对经销商罚款等严厉政策。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老鼠没打着,瓷器毁了一地。窜货没控制住,价格没挽回来,销量先掉了20。

    窜货,低价就是滔滔洪水,淹没了很多品牌、很多客户、很多经销商,但洪水也就那回事,宜疏不宜堵。

    但反过来,任何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飞扬被当做这些商人的税票,价格混乱,市场稀烂,经销商抱怨连连。沈涛深知此事,但大环境,他没有办法改变。他能改变的,就是将这件事当做武器,打击竞争对手净洁。

    首先,找一个像胖海这样的客户,他需要飞扬这样的优势支持。看清服装店背后为何卖咖啡,沈涛蓄谋已久。接着,请他上船。fbi理论,对待客户像对待baby,要体贴也要统率。统率的办法由两种。一种是用巨大利益请他上船。另外一种,是勾引他上船,然后告诉他,如果下船,你会损失什么。

    沈涛用飞扬的巨大的销量与税票勾引胖海上船。然后砍掉洗涤行业那些无力应对飞扬低价、净洁强大渠道投入的老经销商。集中资源把零售门店全部转到胖海旗下,而且销售越做越好。

    一年后,沈涛给胖海回顾。我们飞扬为你们公司支持了多少?卖进了多少零售?创造了多少销量?贡献了多少利润?看着报表,胖海乐了。他的本意只是利用飞扬在批发的销量,对飞扬本身的利润并不在乎。没想到,零售还给他创造了这么多利润。

    “现在,你已经是吉林洗涤大王了。零售加上你的批发,你的生意额已经是全省第一。而且,你挤垮了原本行业的三家经销商。你是行业的旗帜啊。”

    “是吗?”胖海更乐,没想到啊,还能收获地位与成就感。

    “不过,因为零售门店太多,销售太好,我们全品种的进入,原来的业务员团队还必须扩张,人不够啊。而且,也得告诉你一下,这些零食都有账期的,有的是月结三十天,有的是六十天,还有代销的。当然这些都是小钱。可是加上货架库存,仓库中转库存,以及这些应收账款,现在你的资金在我们的生意上有五百万了。”

    “什么?多少?”胖海吓了一跳,每次以为都是小钱,没想到最后滚成了这么大的雪球。

    “这是从你财务那里拿到的数据,你可能要从服装那边把注意力转过来了,多关注关注。要知道,这些零售门店,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沈涛的重点是在这里。

    “你的意思,如果我不做,这五百万收不回来了吗?”

    “那不至于,至少可以收回两百万。其余那三百万,如果没有一个大公司接手,恐怕短期是接不出来了。”

    “那我以前怎么就能把别人的店接过来的?”

    “以前这些店做得不好,净洁卖得比我们还多。这一年,我们投入很多资源,基本把净洁赶出去了。飞扬销量变大。以前你接这些门店,我让你给上一个经销商垫付了门店的账款与库存,反正飞扬卖得不多,你又有钱。现在飞扬卖得多了,而行业里的大客户都被你挤死了。你是出了名的大户,没有人有这个实力来接你的账款与库存了。”

    “原来是这样。”胖海一惊,“难怪你投入那么多资源给我,把零售做好,挤死这么多行业大户。我说,我们挤死净洁的客户也就算了,为什么飞扬的忠实客户你也要挤死呢?原来是在这里。你太狠了?我现在想退也退不出来了啊。”胖海生气发飙了。

    “奇怪,我奇怪的是,你现在批发上能利用飞扬的税票做服装,零售又赚钱,我扶助你成为行业大佬,你为什么要想着退出来呢?”沈涛平和地笑着看他。

    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