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 > 第五百十五章.

第五百十五章.

    ★随梦小网更新最快★www..com★

    黄桐庐盯着宋建德的眼睛,忽然微笑道:“宋市长的话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办案总是要先有推测,后有行动。没有严密的逻辑判断,我们的行动就不会有结果。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按照这种逻辑判断,加快我们的工作步伐。”

    史苍南也附和道:“是啊,师浦江被杀后,我们公安机关接到了好多群众举报。大家认为师浦江是俞庆元夫妇共同谋害的,当时我们也没太在意。不想经过侦查,果然是俞庆元老婆魏乐清干的。现在又有人举报,说魏乐清只是站在前台的凶手,真正躲在背后的凶手是她老公俞庆元。所以,我专门向陈书记汇报了,看看下步该如何行动。”

    陈淳安看了看商海宁道:“俞庆元是市管干部,要动他,该市纪委出面。”

    商海宁皱了皱眉道:“要动他,还要市委批准,由市纪委对他进行‘两规’,我们负责谈话,让他主动交代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纪委‘两规’也不能随心所欲呀,得在拥有一定证据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说他老婆杀了人,我们就想当然地‘两规’他吧?万一这事与他毫不相干,我们岂不错怪了他?依我们纪委的办案思路,现在还不是‘两规’的时候,最多也只能把他找来,做个信访谈话。在办公室里问他几句,如果没什么事,就马上让他走。只能这样做。”

    黄桐庐是分管政法工作的,纪委这条线也由他负责联系。不过,商海宁与史苍南不一样。史苍南是他直接分管的,而且对他言听计从。而商海宁是省里下来的,纪委工作又相对**些,有时也算一套班子,对市里领导的话并非全部都听。对的听,不一定对的话不但不一定听,还会说出许多道道来。于是,黄桐庐拐个弯对商海宁道:“商书记,像你这样信访谈话,能够谈出什么名堂来?有哪个杀人凶手会在几分钟的谈话后就乖乖承认的?要查就得动真格,把他‘规’起来,经过一番内查外调,彻底查清事实真相。”

    “不妥不妥。”没等黄桐庐完全说完,商海宁就顶了过来,道,“这是公安机关的做法。这样做对付普通老百姓可以,对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决不能这样随意。调查和处理一个干部,我们要慎之又慎啊”

    宋建德不想让商海宁受到孤立,等他话音一落,立即声援道:“商书记说得很对,纪委有纪委的办案规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规矩。现在对俞庆元不马上采取措施,并不意味着就听任他违法乱纪,只是我们还要等待,还需要证据,只是暂时缓一缓。现在不是已经把他老婆魏乐清抓起来了吗?好啊,先把她进行审问,进行内查外调啊。如果她的口供以及相关的证据证明这起凶杀案并非她一人所为,而是她和丈夫俞庆元一起干的,那就马上对俞庆元采取行动啊。如果俞庆元是杀人凶手,不仅纪委要立案,公安部门也要立案,两家一起配合办案,那不是很好吗?如果后面还有什么人也牵扯到里面,不也能一个个地查出来吗?难道我们对纪委和公安局办案没有信心吗?至少我有,我相信市纪委和市公安局能够把这个案子办成功的。”

    陈淳安马上放话过来调和,也算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他说:“好好好。既然大家认为要缓一缓,那就缓一缓嘛。我看缓一缓是可行的。如果俞庆元涉案其中,迟早总会露马脚的,难道他还会长出翅膀飞走不成?现在,我们再议一下,如何加大力度,把魏乐清的案子审清楚。公安部门要加大审讯力度呀”

    黄桐庐对自己在常委会上被压过去的风头很不乐意,于是又掀起一波道:“陈书记说得对,现在是得加大对魏乐清的审讯力度。而且我也非常赞同刚才宋市长所说的,由纪委和公安部门联合办案的做法。但是,我觉得不应该等魏乐清供出俞庆元再联手,要联手现在就应该联手。让纪委提前介入,与公安部门一起审讯魏乐清,可以加快进度嘛。在这方面,纪委是有经验的。我作为分管政法、联系纪检工作的副书记,十分清楚两家单位的职责。纪委和公安局都是反**的职能部门,都有责任抓好反**工作。但是,纪委是反**的组织协调机关,是反**工作的领头羊。有纪委出面牵头,公安部门配合办案,可以把案子办得更加顺利些。”

    陈淳安看了看商海宁,道:“这当然可以,海宁,应该没问题吧?我看市纪委可以提前介入,和公安部门一起对魏乐清进行审讯。公安部门的审讯方向是整个凶杀案的过程,而纪委的方向则是这起案子背后的党员领导干部。我觉得黄桐庐提的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商海宁道:“好啊,我们市纪委一定积极参与调查,如果确实牵扯到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决不会轻易放过的。”

    陈淳安道:“对,不论涉及到谁,我们都坚决支持你们办案。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我们更要一查到底,严惩不怠”

    其他常委散去后,黄桐庐召集商海宁和史苍南开了个小会,议题就是如何加强对魏乐清的审讯力度。

    史苍南道:“说来也惭愧,我们綮云堂堂一个地级市,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看守所。魏乐清现在关押的地方,外面正在进行装修。我怕关在那里不太安全。”

    黄桐庐道:“是啊,看看要不要把她带到下面哪个县里的看守所去关押。现在市区的看守所,还不如下面县里的条件好。”

    商海宁道:“我们纪委的办案点倒还可以。前段时间我们刚装修完毕,在每个窗户外面都加了铁窗,特别是一楼的设施,还加了一道栅栏,现在不愁调查对象逃跑了。”

    黄桐庐道:“你指的是竺家埠宾馆?”

    商海宁笑道:“是啊,现在的竺家埠宾馆,是我们市纪委固定的办案点。那里的条件还可以。不过,我们通常只让‘两规’对象进去,像魏乐清这样的杀人凶手,放在那里安不安全,我可没有把握啊”

    黄桐庐道:“你放心。只要环境好,设施好,其他没什么可怕的。”

    史苍南也附和道:“除了你们的看护人员外,我们还可以加派民警看管。她魏乐清还能逃出我们纪委和公安的两道防线?”

    黄桐庐对商海宁道:“是啊,人到了你的办案点,不就更方便你们办案了么?为了配合你们办案,公安部门可是提供很大方便了。”

    史苍南笑道:“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这也是帮我的忙嘛。”

    三人一起笑过,事情就算是这样定了。

    一辆警车在前面开道,后面跟着一辆囚车,在綮云市的大街小巷拐了几拐,就驶进了郊区的竺家埠宾馆。那里一面临江,一面临湖。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真是个好地方。

    好地方往往会被许多人同时青睐。旅行家或驴友喜欢这里,摄影家和画家喜欢这里,诗人和作家喜欢这里,现在就连搞案子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纪检机关,也喜欢上了这里。u点com

    在竺家埠宾馆,楼上楼下都关着纪检机关的“两规”对象,或者有关的证人。当然,纪委的关不叫关,审讯也不叫审讯。按照他们的办案习惯,通常说是把人带到这里,和他们做一番谈话,让他们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讲清问题。话是说得好听了,罪可没那么好受。毕竟待在这个地方不让出去,一天又一天,失去了人身自由。那种感觉,和关在看守所里没多少区别。

    自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后,全国纪检机关都加大了办案力度。随着“两规”“两指”的实施,纪委的权限也大起来了,地位也高起来了,成为一个令党员干部尤其是那些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闻风丧胆的权威机关。由于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审讯时间上有严格的法律限制,而纪委办案则依照纪检机关的办案条例以及监察机关的监察法,在时间上拥有较大的余地。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委办案的实际权力甚至超过了检察机关。当然,现在纪委办案往往与检察机关联手,做到优势互补,协同作战,从而使许多大要案和疑难案件得到了顺利突破。

    不过,魏乐清的案子还没有让检察机关插手。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她尽快说出她背后的指使者和合谋者,比如俞庆元、俞青田,甚至别的什么人,等等。黄桐庐和史苍南都希望魏乐清能够尽快开口,从而使綮云的政治局势再次发生变化。到那时,綮云政界的高官就会像麻将桌上的牌一样,重新洗一遍。而黄桐庐和史苍南,都有可能在新的牌局中晋升成为“财神”级的王牌。

    此时,魏乐清被关在竺家埠宾馆一楼的最里间。除了一楼大门有人把守外,在一楼中间还有一道铁栅栏。在铁栅栏旁边坐着一个看护人员。在魏乐清的房间里,还有一个女民警。有了这三道关把守,魏乐清确实插翅难飞。公安民警和纪检干部,轮番进去审问,让她交代出背后的人物。遗憾的是,魏乐清嘴巴封得很死。她不仅没有说出背后的人物,连自己参与凶杀案的事,也矢口否认。她说:“杀人的事是酒店里的保安沙开化和沙奉化干的,我曾经竭力劝阻他们别干傻事,可他们硬是不听,一定要从师浦江手上狠狠敲一笔,想发财了再回老家。最后,因为师浦江不从,他们就杀害了师浦江父女俩。”问她为何也出现在杀人现场,她说:“我是因为与师浦江有纠纷,想让他吃点苦头,但并没有想让杀害他。都是因为沙氏兄弟贪财才害死了人,而且还让人误会说是我指使他们干的,其实我是冤枉的,我没有参与杀人,没有指使他们去杀人。”问她为何要在事后汇钱给沙氏兄弟,她说:“那是我怕麻烦,怕他们诬赖我,毕竟我当时确实是在杀人现场。”

    在说了这番话之后,任由审讯人员如何劝说,她都保持沉默,就是不肯再说什么。

    显然,魏乐清是在说谎。纪委办案人员到市农业局和施工单位进行了调查,很快查清了魏乐清参与了其中的交易。同时,公安机关暗设在乌龙山大酒店里的探头也记录了魏乐清与师浦江的争吵过程。由于师浦江坚持原有的态度,惹怒了魏乐清,第二天傍晚,她就让沙氏兄弟杀害了师浦江。对此,沙氏兄弟的供词也完全一致。可以说,魏乐清指使杀人的事实是不可辩驳的。或许,魏乐清以为凭着自己大姑子是常务副市长的身份,到时候一定会出面帮忙。所以,她死不承认,希望将来能够从轻发落。

    就在魏乐清死猪不怕开水烫,搞得公安机关和纪检机关无计可施之际,一个名叫魏新昌的小伙子住进了竺家埠宾馆一楼铁栅栏外的一间房里。

    竺家埠宾馆是家私营企业,尽管纪委几乎包下了这家宾馆,但所给的房费有限,而且纪委并非一年到头都有案可办。于是两家商议,如果宾馆有空余房间,特别是铁栅栏外面的这几间房,仍然可以对外开放。

    这个魏新昌住进来后,很快就在宾馆外面转了一圈,把里里外外的线路看了个清楚。平时,他总爱站在栅栏旁边抽烟。一边抽,一边和栅栏里面的看护人员聊天。

    这个看护人员兴许实在是太无聊了,在魏新昌时不时大中华香烟的传递下,话兴越来越浓,把最近的天气包括股市的兴衰通通胡扯了一番。然而,当魏新昌问起里面被关的是什么人、他是否可以进栅栏来聊天时,看护人员赶忙关住话闸,来了个王顾左右而言他。

    魏新昌一会儿出去办点事,一会儿又到走廊上来晃悠。只要有机会,他就逮住看护人员瞎聊。这回聊的是中国足球,两人正把球员骂得狗血喷头,外面三三两两地过来一批服务人员。原来是中午开饭时间到了。这些服务员手里都捧着一堆快餐饭盒。有的往楼上去,有的往一楼里间去。看护人员便将铁栅栏的门打开,让服务人员将饭送到房间去。因为栅栏里面有好几个房间,几个服务员分别将饭盒送进去,但送得最多的是109房间。109的房门打开了,里面站起来一个女警察,接过饭盒,服务员就出来了。

    魏新昌在竺家埠宾馆住了好几天,每天都在铁栅栏旁边晃悠,渐渐和看护人员交上了朋友。他发现,这个人称老海的看护人员并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他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原先还是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因为没有什么业务专长,下岗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了。好在他的党员身份,再就是有个亲戚与市纪委的同志熟悉,就这样被推荐来做个看护人员。除了每天管三顿饭外,薪水少得可怜。他整天就在谋算着如何再就业,如何重回当年做车间党支部书记的辉煌岁月中去。因为这样的心态,还有看护工作的临时性,老海隔段时间就要开点小差。比如上个厕所,或者到宾馆外面的小店里去打外电话,问问老婆孩子最近的情况,包括亲戚帮助介绍工作的进展。魏新昌了解到老海的心事后,便向老海许下海口,说过段时间介绍他认识綮云市的大老板,找个工作不成问题。听了魏新昌的话,老海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原先是魏新昌递烟,现在成了老海递烟。不过,老海递的烟明显差一两个档次,所以,魏新昌总说除了中华烟都抽不惯,依然让老海抽他的烟。有时手头宽裕,他还会大大方方地塞给老海一个整包,让老海惊喜不已。老海问他到宾馆里来干什么,魏新昌说,是市里的大老板让他到这里来等楠州的大客户谈生意。等生意一谈成,回扣就有好几万,直把老海说得一愣一愣的。

    魏新昌发现,栅栏里面的109房间内是由两名女警轮流看护的。有时是个中年胖警,有时是个年轻的瘦警。瘦警态度严肃,看到魏新昌时显得很不友好;胖警态度和蔼,非常友善。而且魏新昌注意到,胖警值班时,109房间里的话特别多,当然,说话的都是胖警,有时还会传出些笑声。特别是到了后面几天,魏新昌经常看到胖警站在门外和里面的人说话。她经常在走廊上荡悠悠的,也显得有些无聊。有一次,她竟把里面的人也带出来晃悠了,相当于放放风。这个人当然不是别人,就是乌龙山大酒店的老板魏乐清。

    魏乐清出来放风时,一眼就看到了魏新昌。此后,她便一直在寻找机会,躲在门边往外看。终于,当老海跑出去打电话时,她紧随其后冲了出来。发现老海还留了些手段,把铁门锁上了。好在魏新昌就在门外候着。于是,她塞给魏新昌一个纸条,然后轻声道:“快,快让人来抢”

    还没说上两句,109对面房间有人出来了,是纪委干部。见魏乐清走到铁栅栏边,就过来制止,并将她带回了109,还把正在打盹的胖警批评了几句。

    在乌龙山大酒店的一间会议室里,俞庆元一张张地摊开纸条,边看边念:

    “中餐或者晚餐送饭时,找几个人混进,把我抢出来。”

    “或者把负责送餐的厨房承包下来,让自己人送。”

    “胖警是自己人,值得信任。”

    正在这时,俞庆元的手机响了,里面传来胖警的声音:“我现在认魏老板做了姐姐,她让我给你打个电话,让你尽快想办法把她救出去,要不然准得判死刑。”接着,胖警又说了竺家埠宾馆的地理位置包括周围的重要建筑、道路、换班时间等等。

    胖警谈的这些,其实与魏新昌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但有些方面更准确。

    俞庆元拍了拍魏乐清堂侄魏新昌的肩膀,兴奋而神秘地道:“干得好”然后,对身边的几个人说:“我们再议一议,看下一步如何行动,尽快把魏乐清给救出来。”

    甲说:“既然胖警是自己人,干脆就让胖警把老板放出来。我们定好时间,在外面准备好接应的车子,可以随时把老板救走。”

    有人反驳说:“那里不只胖警一个人看管。旁边都是纪委的人,他们能让胖警随随便便把人带走?弄不好人没放出来,还引起他们的警惕,以后再要救就难了。”

    乙说:“宾馆后面不就是一所学校么?我们可以从学校翻墙进去,然后拆掉109房间的窗门,再把老板救出来。”

    反驳的说:“翻墙进去没问题。关键是拆窗门,那声音会有多响?其他人听到了怎么办?你以为纪委那些人都是聋子啊?”

    丙说:“干脆,花个几万块钱去买那个什么**来,把里面所有的人,包括纪委的干部统统迷倒,然后再把老板救出来。”

    还是有反驳的声音,说:“买**容易,但要想把里面的人都迷倒就难了。纪委的人不可能都能吃到你送的饭,吃饭的时间也不一致,迷不倒怎么办?”

    魏新昌也证实:“里面看管的人和纪委干部中的一部分人是吃盒饭的,但大多数人是不吃的,而是到餐厅一起围坐了吃。要想迷倒他们,不容易。”

    丁说:“那还是老板自己想的办法管用。那就是,派人把厨房承包了,让自己的人冒充服务人员进去送饭,再把人救出来。”

    这一提议得到了俞庆元和其他人的广泛认可。

    说干就干。第二天,魏新昌带了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