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 > 七百六十九.

七百六十九.

    .七百六十九.

    但是周正群此时握住的,的确是一只娇小柔软暗暗散发着女人香气的玉手。 首..发下.载,楼看

    “省长辛苦了。”万黛河并不急着把手从周正群手里抽开,她说话的语气就跟花吐芳香一样,永远是那么细软温雅。而且她对领导的称呼永远保持着她的风格,从来不在前面带副字。

    周正群收回自己的手,没有笑。这也是他的风格,只要是检查工作,不论对方是谁,不论工作干得满意还是不满意,周正群脸上,永远是那种呆板而且老旧的表情。拿儿子健行的话说,看他这张脸,总觉他处在水深火热中。

    一看万泉河没来迎接,李希民脸上有些不高兴,握住万黛河手的同时,他问:“万总不在?”

    “在,他在工地上。”万黛河笑容可掬地说。

    扑面而来的是彩旗条幅,校园中心小广场上,几十个桔黄色的气球在风中飘荡,上面飘着热烈欢迎等司空见惯的白字。

    万河实业从来不用红色汽球,好几次庆典仪式上,他们都用桔黄色。就连大大小小的彩旗,也找不到一面红的。

    这可能也是一个谜,不过周正群没心思去解。

    穿过广场,李希民指着前面的办公大楼说:“先到会议厅听汇报?”周正群没理李希民,步子径直朝办公楼南侧的一幢楼走去。

    这是一幢五层建筑,如果周正群没记错,这儿应该是力学实验楼。江北起家,五十年代,它的力学实验室在国际上都很有威望。这个实验室,为中国培养了一流的力学队伍,特别是在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方面,它的贡献无人可比。只是这些年,江大方向有所调整,随着其他新型学科的兴起,力学上的优势不如以前那么明显。

    周正群走进大楼,见二三十号工人围在一楼大厅西墙角下,那儿挖了个大坑,像是工程出了什么问题。万黛河赶忙解释:“下水排水不畅,那儿有渗漏。”周正群没接话,脚步朝那边走去。万黛河赶忙迎上来,收起脸上的笑说:“估计是管道质量问题,技术人员正在检查。”

    李希民脸上有层暗暗的紧张,他在几天前的汇报会上,再三肯定江北大学的工程验收是百分之百合格,五项工程达到部颁鲁班奖的水平,建设部门正在上报评奖。

    工人们大约没想到领导们会径直来这儿,脸上多少有些不自然,不过有人马上汇报,下到地坑中检查管道的,是他们的总裁。

    李希民夸张地讶了一声,脸上很自豪地闪过一层笑,带着惊叹的口气说:“一个几万号人的老总,上市公司的总裁,还能下到地沟去,万河实业不简单啊。”

    周正群顺着地坑往下看了看,坑太深,看不清里面。但他相信,下面蹲着的,绝对是万泉河。

    他抬起目光,四下看了看,一声不响离开了实验大楼。

    李希民没有等来周正群的表扬,心里不塌实,紧追几步赶了上来:“周副省长,要不要先去会议室,等万总忙完?”

    “你说呢?”周正群撂给李希民一句,脚步朝学生公寓走去。

    周正群想,今天的万泉河绝不是做秀,也不是故意表演给谁看。他相信,管道渗水的问题一下两下解决不了,而且是不是管道质量引起的,很难说。但在搬迁之前,这问题一定能解决。怕是这一群人中,除了他跟万黛河,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如今身价百亿的万泉河,最早就是做管道工起家的。

    脚步还没到一号公寓,就听见一个嘹亮得有点过分的嗓子。周正群放慢脚步,心里想,到底要不要进去?这时候黎江北带着一干人从后面紧追过来,一看周正群往学生公寓去,黎江北就激动了。周正群瞅了黎江北一眼,一狠心,脚步先别人进了公寓。

    周正群一眼望见的,不是电梯,不是装修豪华甚至称得上奢侈的墙面或屋顶,而是一块伤疤!

    这块疤痕,在他脑子里晃了有十几年了,不,应该有二十年。从江龙到春江,从春江到金江,无论他走到哪儿,这块疤痕总是能出现,总能在他不想看到的时候偏偏看到。这个五月里阳光明媚空气里散发着海水味儿的下午,饥肠辘辘的周正群又让这疤痕刺着了,险些就站在门口,回想起往事来。好在胡阿德很快响起的一声让他收住了神。

    “周副省长驾到,欢迎欢迎。”

    胡阿德说着,递过来一双粗大而有力的手,周正群尽管极力控制着自己,这一刻,他还是有些走神,以至于胡阿德那双曾经被装修材料磨得出血的手在空中略微闲置了一会,找不到彼岸的茫然着,就在那双手悻悻要收回的当儿,周正群一把握住了它。

    “干得不错嘛,胡总。”

    这是周正群在高教新村惟一一句夸奖别人的话,没想却说给了胡阿德。

    胡阿德怕也没想到,刚一见面,周正群就能表扬他。久经沙场的胡阿德自然清楚,要在现场得到周正群一句夸赞,比拿到一项千万元的工程还难。收回手的当儿,胡阿德心里一阵乱,莫非,是那玩艺起了作用?

    可是等乘上电梯,来到学生宿舍,推开一扇扇门时,装修公司老总胡阿德心里那点儿乐就没了影,他甚至想不明白,周正群为什么对如此漂亮如此豪华的学生公寓还要脸露怒色,难道他的装修技艺还不过关?江大装修工程,他可是拿出了看家本领啊,比他搞五星级饭店装修还要认真。

    比周正群更不满的,是黎江北!

    一进电梯,黎江北的意见就出来了。也不管这场合能否轮得上他讲话,也不管他讲了在场的人听得习惯听不习惯,总之,他说了,说得还很多!

    “瞧瞧这装修,哪像是学生公寓,我总以为自己是逛宾馆。”

    “给学生公寓配电梯,多妙的主意,我看再发展下去,就该给他们配小车!”

    电梯里的人都把目光伸向他,黎江北毫不在乎,好像他今天来,就是专门发牢骚的。

    等进了宿舍,黎江北的意见就更大了,当着周正群等人的面,他道:“以前我们上挤一间屋子,现在这条件,双人间。你,卫生间、厨房、小阳台,我看学生能在这里过日子了。”话还没落地,又看见楼道里身背帆布包的线路检修工人,火气更线,全接好了。这是让学生学习还是……”

    看见周正群拿眼瞪着他,黎江北将说了一半的话咽下去,不过他的样子,就像是修学生公寓花了他家的钱。

    类似的问题他在不少会议上提过,单是转到周正群手里的提案还有质疑书,就不下十封。在闸北高教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省内一直是两派意见,一种意见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验室和教学设备上,基础设施能简则简。一种意见恰恰相反,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最能体现一个省的高教现状,说啥也不能守旧,更不能瞎凑合。

    最终是能简的简不下来,不该花的钱到处花,反正有银行支持。就说这公寓,眼前看到的双人标间,还不是最好的,据说就在这幢楼上,还有三层单间公寓,里面该有的设施全都有,条件不比四星级宾馆差。周正群曾经算过一笔帐,单是这一笔开支,闸北新村就要多花三个亿。 首..发

    三个亿啊!

    这三个亿最终都要转嫁到学生头上,要靠学生们的学费来偿还。难怪不少人发出惊呼,现在不是刺激学生学习,而是刺激学生消费。更荒唐的,教育厅写给他的报告中,还公然提出一条新理念,说教育投资是未来十年中国老百姓最大的一项投资,教育消费是最能拉动内需的一个杠杆。抓住这个机遇,就能让教育产业化的路程缩短一半。

    产业化!周正群再次在脑子里划上一个大问号。

    连着查看了十多间公寓,顺便检查了部分配套设施,周正群说:“大家肚子都饿了,先去食堂。”

    这时候已是下午两点四十,奇怪,中午没吃饭,在场的人谁也不觉得饿。周正群只是看,啥话也不讲,反把随行者弄得摸不着头脑。尤其李希民,刚才他还冲黎江北直叹气,这阵,他索性退到后面,让黎江北疯子一般在前面乱说去。

    黎江北尽管是老生常谈,但有一部分人的脸,已暗自阴了。他们在猜,周副省长今天是不是刻意让黎江北发挥?

    万黛河始终笑吟吟陪在周正群身边,对黎江北的声讨,充耳不闻。

    她是建筑商,建筑商的任务就是把最好的工程呈现在你眼前,这一点,周正群相信她是做到了。

    往食堂去的路上,周正群无意中发现,李希民正抱着手机,很是动情地说着什么。他想,那头一定是冯培明。

    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四菜一汤,十个人一桌。一闻见饭菜的香味,大家才觉肚子受委屈很久了,周正群说:“抓紧吃,吃完接着看。”说完,自个找张椅子坐下来,拿起馒头就啃。这工夫,就见身材矮小的万泉河匆匆走进食堂大厅,他也是一身工装,不同的是,身上还沾着泥巴,头发也脏蓬蓬的,跟周正群脑子里的万泉河判若两人。

    “董事长来了。”万黛河轻声道。周正群起身,握住万泉河伸过来的手,在万泉河客气的问候声中,周正群礼节性地说了句:“万总辛苦了。”

    “怎么搞的,昨天不是就安排下来了吗,你们怎么一点准备也没?”李希民可能是觉四菜一汤过于简单,轻声斥责万泉河。

    “真是对不起,眼下一大半人都撤到了别的工程,这边只是维修工,偏巧管道又渗水,我把接待的事给忘了。”

    李希民还要说什么,周正群温和地说:“坐下一道吃。”

    周正群他们就餐的,是江大第一食堂,新校址一共有六所食堂,能容纳一万人就餐。第一食堂一共四层,一楼大厅窗明几净,光线从锃亮的玻璃里透进来,映得大厅暖烘烘的。远处,五六位中年妇女还在拿着拖把,用心拖地。一看她们身上的衣服,就知道是省再就业办安置的“4050”人员。几家国有大型企业先后破产或改制,金江市的下岗或失业人员突破了警戒线,好在,再就业办广想办法,让一部分下岗或失业的男50女40人员重新找到了岗位。周正群盯着她们望了一会,忽然记起什么似地问:“万总,万河实业一共安排了多少‘4050’人员?”

    万泉河礼貌地笑笑:“这个我还不大清楚,让黛河给您汇报。”

    万黛河刚要汇报,周正群说:“不必了,我也是随口问问。”

    饭还没吃完,就有工作人员开动了电梯。望着缓缓往上滑升的电梯,周正群下意识地就把目光投向另张桌子上的黎江北。黎江北果然没吃饭,低头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这阵大约也是听见了电梯声,抬起头惊讶地道:“食堂不是最后敲定不让安电梯的吗,怎么?”

    等饭后踩着电梯往二楼去时,黎江北的脸就阴得不成样子,他像是哑巴了,就连目光也变得沉默,再也不像先前那样乱提意见了。

    周正群心里一片重。他知道,这次回去,黎江北又要炮轰闸北新村,指不定还把质疑书往哪交。

    是啊,这样的建设,怕是谁看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周正群忽然就想起江龙县那些失学的孩子,还有那些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特困生。

    二楼是包间,配有十五个取菜口。李希民介绍说,十五个取菜口是十五种不同菜系,江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应该让他们吃到可口的家乡菜。

    三楼是酒,茶语,虽然没有音乐,也没有影影绰绰成双成对的影子,但还是让人恍然觉得来错了地方。这里的装修真是大手笔,周正群忍不住回头朝胡阿德望了望。

    四楼倒是空荡荡的闲着,望着这空茫的一层楼,周正群心想,将来这儿说不定真就装修成练歌房什么的。

    食堂后面是偌大的体育场,食堂吃饭却要像百货商场一样乘坐滑梯,这样的建设,的确有意思。

    这一天他们一共看了五所学校,除了城市学院的工程扫尾不尽人意外,其他几所,都已基本符合要求。周正群心想,单从新校所建设来说,搬迁条件已经具备。

    往回走的路上,黎江北走到他跟前,低声道:“你四周,能让人相信这里是高教新村?”

    借着黄昏不太明亮的光线,周正群将目光伸向街道两旁,两旁新起的建筑物,挂满了酒、网、茶语、情人屋等招牌,仿佛一张张血盆大口,虎视眈眈等在那里。更可怕的,周正群看到不少学生旅馆,两人世界等刺目的招牌。

    高校的确能拉动第三产业啊。周正群的心像是被谁猛咬了一口。

    晚饭本来要跟万泉河他们一道吃,周正群也想借机多了解一些万河实业的发展情况,谁知刚上了车,妻子孟荷便打来,要他赶快回家。

    4

    孟荷没有做饭。

    周正群推门进来时,孟荷孤独地坐在沙发上,屋子里光线昏暗,夜晚已拉开帷幕,提前潜入进来的黑暗笼罩了孟荷的影子。

    周正群走过去:“怎么,哪儿不舒服?”两天前孟荷说她胸口发闷,做啥事也提不起精神。

    孟荷仰起脸,黑亮的眸子在昏馈的光线里动了动,周正群看见,孟荷眼里有几滴晶莹在动。

    他忙俯下身,小心翼翼揽住她的肩:“又在乱想了?”这些天孟荷神不守舍,常常说些莫名其妙的骇人话。

    “正群,我怕……”孟荷呢喃着,忽一下抱住丈夫。周正群清晰地感觉到,妻子的身体在抖,那是人在恐惧状态下发出的信息。

    “小荷,到底怎么回事?”周正群搂住妻子,声色不安地问。

    “正群,我怕。”孟荷又说了一句。

    周正群就不能不在乎了,他掰过妻子的脸,认真视住她:“小荷,你是不是又在乱打听?”孟荷没正面回答,她用更加不安的抖索回答了周正群。

    周正群松开妻子,孟荷的做法令他伤心,险些失去冷静,但他必须得冷静。他想,换上任何一个妻子,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不有所作为。只是孟荷这样做,不但缓解不了危机,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默坐片刻,周正群不躲不闪地说:“你是不是找了卓梅?”

    卓梅是纪委刘名俭的妻子,孟荷平日只跟圈子里这几个女人来往,他想消息一定是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