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玩转商业之大藏家 > 第九十一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九十一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些人都是些收藏大家啊,这吴云虽只做到个苏州知府,人却笃学考古,性嗜金石书画,家藏甚富。

    他编著的《两罍轩收藏经籍碑帖书画目》、《二百兰亭斋鉴藏书画录》、《古铜印存》等多种,辑有《焦山志》可都是对后人收藏非常有人帮助的。

    哎哟,这哥俩都收藏过啊!孟哲看到书卷上有粤省四大藏书家之誉的孔广陶收藏印,后面提的“怀民珍密”朱文印,是其哥孔广镛的收藏印。

    真想不到这这卷上居然还有潘锡兰、蒋榖孙等人的印记。这足以说明收藏家对王宠书法的重视程度。

    又看到两个收藏大家的钤印后孟哲在心底大为惊叹!更是志在必得。

    王宠这卷拍品所书内容《南华真经》即《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据《新唐书?艺文志》载:“天宝元年,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一般认定为庄子所著。外篇及杂篇有可能掺杂其他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其文章内容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极为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孟哲仔细地阅了此卷所书的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等。

    结字疏荡萧散,风度雍雅闲静,是充分体现作者书法风韵的力作。

    这卷作于正德十年(1515年)的《小楷南华真经》,是当时22岁的王宠早期的小楷精品。

    明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是洪武至弘治,中期为弘治至万历,后期则是万历至崇祯。

    前期的书法风格沿袭了元人的书风,尤其是以赵孟緁书法风格为基调上溯晋唐。

    统治者以书取士,逐渐形成了“台阁体”的书法风格。此类书法以三宋、二沈,即宋克、宋燧、宋广,沈度和沈粲为代表。

    中期书法上溯宋人之意,形成了被后人称之为“尚势”和“尚态”的典型明代书法潮流,这一潮流尤以吴门地区的书法家成就最为突出。

    明代后期书法则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格局,主要以刑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为代表,打破了台阁体和吴门书派一统天下的局面。

    何良俊在《四友斋书论》中说:“其书本出於大令”。王世贞亦云“书始摹永兴、大令”。

    实际上王宠的楷书,尤其是小楷书法是广泛吸收晋唐名家小楷之长而自出机杼的。

    这一点从《古缘萃录》卷四《王雅宜摹晋唐小楷册》、嘉靖甲申三月王宠摹褚河南书後跋语云:“衡山先生,当世书家宗匠也。宠书何能窥郢氏,而顾蒙嗜痂,所不解已。昔年承命书此四篇,草堂读书之暇,浸为捉管,积五岁而始竣,不揣承览,幸先生教之。”

    可见王宠曾用五年的时间临习晋唐名家之作,涉猎之广,殆无疑义。

    王宠的书法艺术风格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王宠颇受蔡羽影响,既讲求法度,此时书法作品,以《自书诗卷》和《赠别家兄履约七首》等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王宠书法的成熟时期,传世的作品较多,且为其广取晋唐名家楷法的时期,行草则踵武二王、孙过庭。笔法发生变化,整体上给人以爽利骏快的感觉。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尚书册》、《辛巳书事七首》、《游包山诗卷》等。

    第三阶段是王宠书法风格比较多变的时期,其风格有恣肆的、流荡的,也有严谨和恬适的。

    但总的风格还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冲淡与恬然,从容与沉静。最有代表作品有《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自书长卷》、《荷花荡六绝句卷》等。

    鉴赏完的孟哲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进到了拍卖厅。竞拍**自然是被大多数人相中的画家皮埃尔?彭贡潘的作品。

    竞拍的激烈程度比拍卖行料想的要激烈得多,竞价过程一浪高过一浪。这几幅画的激烈竞拍也引热了后面拍品的激烈角逐。

    未引起拍行重视的王宠小楷南华真经被安排在了午餐时间拍卖。这一点让孟哲很开心。哈哈,用餐时间竞拍,竞争对手自然就会少。

    那幅乔恩看中的《伊甸园》和孟哲看好的《小麦年》最终还是被乔恩拍到了。

    接下来竞拍最激烈的末过于孟哲刚才解说过的那幅普桑作品《我也在阿卡迪亚》。

    竞价远远超过了估价。这是拍行和孟哲都没有想到的。这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