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豪门 > 第一百章 豪宅密会

第一百章 豪宅密会

    安东在布拉格维申斯克的住所有好几处,不过他最喜欢栖身的一个地方,还是距离市区7.3公里外的一处豪宅,楚振邦过去就曾经听他提到过这个地方,脑子里也勾勒过它的奢华,但直到面对面的看到,他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奢华。

    这栋豪宅建在一座树影环绕的小山丘上,占地2.7俄亩,相当于三公顷的面积,一条用天然方石铺就的甬路从公路延伸过来,直通到山丘顶端那栋四层的独立建筑前面。建筑四周铺着松软的草皮,但眼下已经被积雪覆盖了,只有星星点点的几个地方,显露出枯黄的干草。正门的入口处还有一个中央耸立着美人鱼雕像的喷泉,环绕着喷泉的停车场上,停放着几辆崭新的豪车。[]

    据安东介绍,最初这栋豪宅是属于阿穆尔州党委的财产,不过几个月前,被他用四百万卢布的价格买了下来,这个价格很便宜,简直就像是白捡的一样,不过后续的装修和重新布置,却花费了他三四百万美元。

    简单来形容,如果让楚振邦评价的话,只有两个字:“奢侈”,而且是极尽奢侈,若是凭他现在的财力,在国内建一栋这样的豪宅也不是建不起,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把这样的豪宅建起来,回头立马就会招来一大堆的麻烦——现如今毕竟还是九零年,国内还没有开放到后世那样的程度。

    雾气蒸腾的桑拿室里充斥着玫瑰精油的香味,楚振邦平躺在松软的皮床上,眯着眼睛,一边享受身边金发美女无微不至的服务,一边听安东不无自得的讲述他这段时间的收获。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与楚振邦相反,此时安东正趴在不远处的一张皮床上,一位肌肤嫩白的女孩正小心翼翼的给他踩背,另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子则站在床边,手里拿着一支点燃的雪茄,每当安东说话停下来的时候,她便适时的送上雪茄。

    “如果说有谁是改革派最坚定支持者的话,其中定然要算上我一份。”安东的体魄很壮实,胸前长满了灰色胸毛,与过去那个卑微的小商人不同,他现在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自信,强大的气场就连楚振邦都能感受得到,“看看我这里,现在什么都有,白鲟鱼子酱、雪茄、蓝山咖啡、纯正的朗姆酒,这些过去只有在特供商店里才能见得到的东西,现在只要有钱,谁都能买得到。我想要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将不会再有特权,不会再有布尔什维克的专制独裁,150万退*党的党员已经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楚振邦撩撩眼皮,没说话。尽管不认同安东的论调,但他也不会反驳,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他与安东都是同样的一类人,两人之间的区别仅在于一个有原则、一个没有原则罢了。

    “只要有钱,谁都能买得到,”这种说法听上去貌似很公平,可实际上却是纯粹的扯淡,它与“只要有权,谁都能得的到”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有钱,正如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权一样,所以所谓的消除特权不过是一句笑话罢了。

    “塔拉索夫去了莫斯科,”安东继续说道,“这一次估计需要几个月才能回来,尽管他什么都没说,可我还是能看得出来,这段时间莫斯科肯定会有大事发生。”

    “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关心政治了?”楚振邦侧过身,面向着他的位置,笑道,“你的汉语也不错,难道就没听说过莫谈国事这句话?”

    “不谈国事,如何经商?”安东也许学着他的样子侧过身,只是方向相反,两人恰好面对面,“现如今的情况是,莫斯科一个政策可以让我这样的人一夜暴富,同样是一个政策,又能把我直接送进监狱,甚至是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就是这样,你说我能不关心国事吗?你知不知道,我现在各种身份的护照都备着十几本,什么美国、加拿大,什么海地、牙买加之类的……这是为了什么?很简单,目的就是随时都准备着出逃。”

    “我明白了,你这是心里有鬼,”楚振邦呵呵一笑,老实不客气的说道,“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想偷鸡的狐狸就不用担心农夫的陷阱,而你恰恰就是那只想偷鸡的狐狸。”

    “错,我是已经偷到了鸡的狐狸,现在不过是想趁着农夫正在打离婚的机会,多偷两只而已。”许是侧身躺着让安东感觉不舒服,他翻身从床上爬起来,用力做了两个扩胸的动作,接过身边女人递来的雪茄,笑道。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想你暂时可以不用担心了,”楚振邦笑笑,摇头说道,“就像你说的,这次布尔什维克恐怕是在劫难逃了,或许要不了多久,如今这个苏联都会成为一段不会重回的历史了。”

    “哦,你也这么想?”安东对这件事自然是非常的关注,毕竟这直接关乎到了他的前途命运,“难道米哈伊尔的改革就没有半点成功的希望?”

    楚振邦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所谓米哈伊尔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摇摇头,楚振邦指了指安东手里的雪茄,示意他给自己也弄一支来,这才说道:“要我说的话,他别说是半分成功的希望,哪怕是一丝成功的希望都不会有的。”

    “为什么这么说?”安东朝身边的一个女人摆摆手,好奇的追问道。

    “我不是专家,也不说出什么细致的道理来,”楚振邦坐起身,抓过一条毛巾抹了一把脸,说道,“若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两个原因,经济上,莫斯科如今的负担太重,在不变更制度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扭转经济的颓势。如今整个苏联近两亿人口,而这两亿人口都在享受着远低于西方国家的税收与堪比美国的高福利政策,每年莫斯科的财政开支,有三分之二用于这方面。就拿农业来说,高标准的农业补贴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