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血大秦 > 第十八章 伏兵

第十八章 伏兵

    来一章多的,呵呵!

    ******

    大雪飘飞中,浩大的秦营一片银装素裹!

    营中西部的一块空地上,积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露出了苍凉的大地。此时,空地上正堆放着高达丈余的柴堆,而一代名将李牧一身白袍正静静地躺在上面。

    柴堆的旁边,王翦、扶苏以及基本上秦营所有的主要将领都侍立在旁,准备恭送李牧最后一程!

    原本扶苏将李牧的遗体带回秦营时,按照部分将领的意思,是要将其首级斩下,递往咸阳报功的,但扶苏却一口拒绝了。一些将领虽然有些不满,但扶苏一来是身份尊贵的监军,二来李牧也是被他亲手所捕,再加上大将军王翦对扶苏的支持,所以李牧的尸首这才能得以保全。

    一代‘战将’终于避免了尸首异处的凄惨下场!

    不过虽然扶苏答应了李牧与其母亲合葬的要求,但邯郸未破这个心愿终无法达成,所以只能暂时将李牧火化,否则遗体放置数月根本就难以保存!

    手举着火把、缓缓走上前来的扶苏再次有些哀伤地看了看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令天下名将闻名丧胆的一代英豪:那张失去生机的脸庞依然是那么的英武和儒雅,那平静安佯的神态又是那么的从容和潇洒,只可惜名将已去,终不能再复生还!悲乎!

    “天道不公啊!”扶苏也苦笑着摇了摇头,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将手中的火把用力向前一递!

    火,猛然间窜了起来,跳起妖异而欢快的舞蹈,发出“劈哩叭啦”的脆响,将李牧伟岸的身躯迅速吞没!那炽热的火焰散发出滚滚的热浪,使得站在近旁的扶苏也禁不住连退数步、方才站稳了身形!

    看着李牧在烈火中忽隐忽现的身影,扶苏忽地闭目低吟道:“

    三十年征战

    战马把功名

    如尘土般扬起

    是军人

    哪还问什么名利生死

    积郁心头的

    是国破的忧愤

    还有那心中

    隐隐作痛的四个字———

    精忠报国

    死不瞑目的战神啊

    终未能挽回既倒的狂澜

    空留下一腔的热血

    还有那烈烈的忠魂

    李将军,一路走好!”一行盈盈的泪光在扶苏的眼眶里不住地盘旋着,终于一个不小心轻轻地划落下来。

    大将军王翦抚动着苍然的长须,轻轻地长叹一声,英武刚毅的脸上也浮现出一种悲痛、一种惋惜。那是悲呼天下间再无英雄的嗟叹,那是哀吟余生里再无敌手的遗憾。未能在战场上将李牧击败,始终是王翦这一生最大的遗憾!

    “恭送李将军升天!”王翦沉声大喝道。忽啦啦,随着王翦的率先下拜,诸位将领也一起郑重的跪了下来,为英雄送行。便连侍立在周围的大量秦军也一齐向这位昔日里曾经恨之入骨的对手下拜,那无数的眼神里充满着无边的敬畏和惋惜!

    英雄,理应得到最高的荣誉!

    在万人皆跪的场面下,只有那扶苏还兀自痴痴地看着李牧在烈火中的忽形忽现的身影,那充满叹惜的眼神里隐现着一种期冀,仿佛在希望李牧能够如同在烈火中涅磐的凤凰一样在纯洁、炽热的火焰中重生。只可惜,直到李牧的身影完全化作了一团熊熊的烈火时,奇迹也终未能出现!扶苏不禁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任那悲伤、哀怜的激情在心中尽情的涌动!

    而在众位秦军将领的眼神里,除了敬畏和惋惜以外,竟然还有一种羡慕。是啊,同样身为征战沙场的战将,能够在死后得到敌人如此尊敬的荣誉,又有哪位热血男儿不从内心中狂热的期盼呢!

    只可惜,‘战神’终究只有一位,那巨大的高度世间又有几人可以超越呢!?

    天,越发得阴冷了,飘飞的大雪中,凄厉的寒风里,熊熊的火焰终于慢慢熄了下去,一代名将李牧终于化作了一蓬尘土。

    秦国独霸的世纪终于来到!

    ******

    李牧死亡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赵国军营之中,犹若一石激起千层浪般立时涌起巨大的波澜。无数赵军将士,闻听李牧已死,都禁不住捶胸顿足地放声痛哭,不少视李牧如父如神的赵军男儿直哭得是双目滴血、以头触地!

    一时间,赵国军营上下充满了巨大的悲伤和哀痛,庞大的军营迅速被哭声所覆盖,被泪水所淹没!

    是夜,赵军不少营帐一夜之间逃散一空,只留下冷冷清清的帐幕;而李牧亲手训练近三年的‘刺虎’武士闻听噩耗,军心立时尽散,一夜过后,四散怠尽,只留下一座空空荡荡的营盘!

    军心,一夜之间瓦解!

    次日天明,闻此噩耗暴跳如雷的赵葱立时下令全面封锁营盘、抓捕逃兵,以图扼制这种兵溃如山倒的不利形势。然而李牧一死,赵军已经信心尽失、军心尽丧,便是赵葱有冲天本领也难以挽回了。

    于是,灰泉山大营和番吾城中每日里都有大量的逃兵逃离军营、返回故乡,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必胜的信心,大家不保之下只求能够保住小家了!

    于此同时,闻听如此喜讯的王翦、扶苏等人不禁喜出望外,对赵军这般‘配合’深感满意。老辣的王翦立即给秦王赢政六百里火急送信,信曰:“李牧已死,赵葱无能,赵兵毫无战斗力,破赵只是时间问题。如主上能御驾亲征,邯郸指日可破,俘赵王也只是轻而易举!”力荐秦王政御驾亲征,以图激励秦军士气,一举破赵!

    咸阳宫中的秦王赢政先得李牧已死的消息,巨大的喜悦尚未散尽,便又得王翦亲书,不禁大喜过望。于是,兴致冲冲的秦王政立即征发咸阳卫卒兵三万,以李斯为将赶往赵国。与此同时,急令镇守颖川郡(原韩国)的大将内史韩腾率驻韩军十万星夜北上增援对赵前线。

    一时间,秦军援军云集,虎贲齐至,誓要将心腹之患赵国一举铲灭!

    ******

    秦军大营帅帐之中,数十名主要将领齐集帐中,准备开展对赵的最后一战。

    端坐正中的王翦虽然面色平静,但嘴角、眉梢仍然隐藏不住喜悦的气息道:“诸位,大王御驾已经从咸阳出发,不日可到。而韩腾将军的十万援军也已经赶到漳水以南,会合了杨端和将军。如今,我军形势大好,已可对赵发动最后的总攻。诸将有何妙计,但说无妨!”

    话音刚落,蒙恬应声而起道:“如今赵军士气低落,逃散甚多,已远不是我秦军对手!未将之计是:围番吾城,在途中伏击灰泉山援军。理由如下:因为灰泉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攻不易,不如调大军猛攻番吾城。番吾如今军力大损,定然难以独力抵挡我军攻势。而番吾若失、邯郸北门就会洞开,灰泉山大营也独力难支,所以赵葱必然会率大军支援,我军就趁机在途中伏大军与赵军主力决战。我众敌寡、我昂敌沮、我逸敌疲之下,一战可获全胜!”王翦闻言不禁微微点了点头,扶苏心中也不禁大赞:“蒙恬现在年纪虽小,却已露大将之才!”

    就在此时,王贲却道:“我有不同意见,我的计策是以大部兵力四面猛攻灰泉山,同时以小股兵力牵制番吾守军。理由如下:灰泉山是赵军首脑之地,是赵军的战场主要支撑点,虽原有兵力十五万,但连战皆败之下兵力已然大损,而加上逃散甚多,兵无战心,所以若举军猛攻的话一战便可以破之。与此同时,以一部兵力在番吾城下牵制其守军,若番吾赵军出则以野战灭之,若不出我军便可全力攻打灰泉山。而只要灰泉山一破,赵军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