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非洲帝国 > 第四十一章 黑暗的一星期

第四十一章 黑暗的一星期

英军被分割成许多个小股部队,只有第一营等少数几支部队还算建制完整,也已经被南非人重重包围。

    第一营的营长史密斯.多林急忙指挥手下的士兵将第二营弹药车运往自己的阵地,但是第二营那位模范的军需官站出来抗议说这是完全违反规定的,因为他没有提交申请批准单!

    四轮货车上堆放着大量的成箱弹药,不过,弹药箱都被铜带和六只螺丝钉牢牢地封住。只有军需官才带着螺丝刀,无可奈何的营长史密斯.多林不得不寻求第二营军需官的合作,找到了那些单据,却发现那些单据在从开普敦发来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

    愤怒的史密斯.多林无视军需官的抗议,命令自己的士兵火速撬砸铜封带,等到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的士兵们终于砸开了一个弹药箱之后却发现南非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史密斯.多林不得不无奈地命令第一营投降。

    最后,所有这些弹药都被南非人拿走了,连批准单的签名都不用签;南非人还拿走了许多能使用这些弹药的很好的步枪。

    天黑下来之后,这次伏击战已经接近尾声,科利将军的一万多人除了大约一千多人(科利将军也在其中!这家伙倒是命大)借着夜幕掩护沿着山脊逃往南边,最终在夜色中折向西南狼狈不堪地逃到了三姐妹镇之外,大部分的英军被俘虏和消灭。英军付出了阵亡一千多人,被俘七千多人的惨重代价,而南非人的伤亡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四百多人。

    科利将军的败亡标志着其在西线发动进攻的临时计划尚未实施便已失败,逃回三姐妹镇的英军不久之后汇合了后方赶来的四五万援军,勉勉强强在西线维持了守势,但双方的交界线却已经向开普敦退后了近一百千米。

    里士满和西维多利亚总计不到两万人的英军被数倍于己的南非民团包围在两座孤城,可怜兮兮地等待着南边的援军。

    这就是直到6日傍晚为止,南非与英国总计七日的战争之后,双方的战局,南非共和国在西线和东线都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攻占德班,此外总计消灭了超过二万人的英军(其中俘虏超过一万人),自身的伤亡只有一千多人,双方对比极其悬殊,大英帝国不得不品尝失败的苦果。

    这七天之中英军的惨败在英军史上被称之为“黑暗的一星期”,7日一早,科利将军的失败传回国内,整个帝国原本翘首以盼希望其能够在西线打出胜仗,为大英帝国挽回面子的国民发现自己被欺骗之后,群情激奋,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原本寄希望于科利将军的英军高层随即落井下石,此时才追究起科利擅自调动开普敦英军的罪责,把科利将军和德班港投降南非的布勒将军推出来作为战事失败的替罪羊,指称东线和西线的失败全是两位指挥官的无能造成的,科利将军随之被解除一切军内职务。

    英军在短短七天便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南非的战事立刻轰动了世界。

    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不难发现,英军首先败在战术的陈旧和保守上。不出李慕菲所料,却让总参谋部的诸人大跌眼镜的是,相同数量的英军战斗力不但不如南非国防军,竟连民团部队也大大不如。

    在接近二百多年的时间中,英国人的战术和射击技术都没有进步。其密集队形的冲锋在18世纪到19世纪末以前的200多次战争中为英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在机动性很强、战术诡谲多变、火力密集凶猛的民团骑马步枪兵面前,仍然按照军事操典上的规章部署军队的英军将领就屡吃大亏。至于南非国防军,其战斗力更在民团部队之上,就更不用说了。

    南非人在战术上则占有明显优势,他们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的防御手段尽量减少伤亡,凭借其战壕的隐蔽性,诱使英军以密集队形闯入其射程之内,从而充分发挥其现代火器(从德、法、荷兰和南非猛火公司购来的毛瑟枪、机枪、速射大炮)的杀伤力。

    其次,从敌对双方的军队素质来看,民团部队主要是由大大小小的华人自耕农和布尔人农场主组成的,他们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家园和国家而战,士气高昂。而在远离本土的南非高原上,女王陛下和大英帝国的利益并不能促使英国士兵主动地作出英勇牺牲。由于华人自耕农经常从事骑马狩猎等活动,从小便掌握卓越的射击技术,几乎弹无虚发。他们对南非内地那种多小山、沟壑、遍布石砾岩的地形也非常熟悉,擅长寻找有利地形,善于利用地形设伏、包抄、隐蔽或逃逸。

    而荒凉贫瘠干旱的南非草原,又使得那些从小在农场上与大自然抗争的华人磨练得比英国人更能吃苦。英军则主要来自本土的城市,除少数军官和骑兵来自世袭军人家庭外,大多是工人和城市平民子弟,他们不习惯南非的环境,更不适应快速野战的战术。当时英军的训练情况普遍较差,一年仅有两个月的训练时间,且大部分花在队列训练上,骑射技术不精,不善隐蔽,反应迟钝。而且英军的射击技术也差得出奇。当时配发给一个英国步兵连用于训练的子弹,一个月只有三百发。两军差别极其悬殊。

    还有,英军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干线行动,把自己的动向暴露给敌人。而且他们身处敌国,周围是怀有敌意的华人布尔人,所以其一举一动都立即为对方所知。南非方面则建立起了有效的情报网络,从本国以及开普殖民地的华人和荷裔公民那里获得有关英军的情报。

    此外,南非的民团和国防军还拥有一套灵活有效的通讯系统---无线电,这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摆脱有线电报的束缚,在战术上更加灵活。

    战略方面,南非有一个出色有效的指挥机关---总参谋部,集中了大量优秀的指挥人员,事实上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能够对于整体的战略局势迅速做出正确有效的战略调整,李慕菲作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更是能够将全国大部分后勤力量集中使用,并投入到总参谋部认为的重要方向,短期内形成压倒优势。而英军的高级将领大多能力平庸,战前英国制订的计划又漏洞百出朝令夕改。

    综上所述,英军不败才怪。)